济宁四十五万农村学生吃上营养餐

  本报讯(记者 邓旭)今年起,济宁市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近45万一至三年级学生获得营养补助,吃上了卫生可口的营养餐。
  11月21日上午9点35分,济宁市市中区唐口中心小学,三年级(1)班班主任刘晓娟来到学校安全室。此时,安全室的一侧已摆满了一箱箱面包。
  学校教学楼二楼,三年级(1)班的数学老师张洪霞正引导着学生们排队洗手。“不管喝牛奶还是吃点心,每天分发之前,都要求学生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张洪霞说完,开始陆续给学生们发面包。不多会儿的工夫,学生们已经拆开包装,吃上了当天的营养餐。 
  唐口中心小学校长李云迁说,食品公司的运送车每天早上6点就要赶到学校,学校专门委派两名专职老师负责查验所有食品,并按班级人数分装。
  市中区的唐口、喻屯、安居3个街道每天有1.1万名小学生吃上营养餐。市中区教体局后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杨尊一介绍,3个街道内的4所中心小学全部配置了冰箱,每天供应的面包、牛奶、点心全部要留样保存,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好保证有据可查。
  当天中午11点半,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低年级的盲生像“开火车”一样手牵手地来到学校食堂。
  记者看到,当天中午的伙食有土豆炖鸡、蘑菇烧肉、菠菜鸡蛋等5个菜,面食有米饭、馒头、花卷和蝴蝶卷。一名四年级的女生告诉记者,以前中午顶多有两个菜,现在每天不仅有四五个菜,而且一周之内几乎不重样。 
  面点师傅闵庆高是学校食堂里的老职工,他每天挖空心思让学生们吃上各式各样的面食。“这政策好。娃们一年有2000块钱的营养餐补助,除了一日三餐之外,还喝上了牛奶,吃上了水果,逢年过节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回家了。”提及营养餐,闵庆高说。
  学校总务处的高胜勇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去招生的时候,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来,一是因为家庭条件确实困难,一是担心孩子得不到很好的照顾。“而现在就大不相同了,2009年,国家免除了特教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去年又给孩子们发了营养补助,孩子上特校几乎不会给家里增添负担,家长们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了。”
  据济宁市教育局局长闫志强介绍,今年全市共计发放营养补助金1.1亿元,受惠学生44.8万人。其中,兖州、济宁高新区已经实现了中小学营养餐全覆盖。2015年,该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能享受这一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