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范教育离中小学一线教学更近些

本报记者 胡怀旭
  吸引全省师范类高校十几万在校大学生目光的从业技能大赛近期落幕了,但大赛冲击波已经在各师范类高校校园里荡漾开来。大赛的成功举办,既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更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师范毕业生的从业技能?如何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我们该为师范教育改革做些什么?
就业难倒逼学生提高从业技能
  即将过去的2013年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刷新纪录;计划招聘岗位数则下降,用人单位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同样面临如此窘境。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一直关注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强调高校要“一手抓教学质量,一手抓就业”,让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通过自己的能力,通过市场公平竞争来获得就业机会。这需要高校不断挖掘学生的就业潜力。
  面对最难就业季的强势来袭,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则认为,之所以就业难,关键还是技不精。这句话真可谓点准了“穴位”,“技不精”正是当前师范类大学生的“软肋”。
  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司金贵表示,师范类高校培养的学生从教基本技能究竟如何、到底受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一直是他们思考的问题。而学生处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有欠缺,用人单位对新入职的大学生从教能力不是很满意。这些问题正是司处长的担忧之处。
  基于此,省教育厅学生处2012年就有了举办此项活动的意向。经过近一年凤凰彩票的调研与准备,赛事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司处长介绍,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学生从教技能、学业成果和拼搏精神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深化师范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具体行动,更是一次用人单位和比赛选手互动、搭建学生就业平台的有益尝试。
  此次大赛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大赛组委会邀请了全省师范类高校及基础教育一线的200多名优秀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到场观摩。他们对这次大赛也有自己的感想。
  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张道祥认为,师范教育长期以来过于重视理论的传授,大赛从实战角度强化了师范类学生从教基本技能,有利于调动师范类毕业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其求职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由就业难倒逼学生提高从业技能,大赛对于弱化了的师范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校长王自祥认为,大赛既有各师范高校派出的选手参赛,又有评委现场点评打分、中小学校长现场观摩,这种设计在大学教育与中小学用人单位之间搭建起了相互联结的平台,使大学教育成果与社会需求见面,形式新颖,很有创意,效果良好。
“顶岗实习”“接地气”
应成为师范教育的常态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人们不禁要问: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究竟路在何方?其实,路就在大学生的脚下,就在师范类高校的教育教学中。
  教育厅师范处副调研员刘全利认为,高校以往过于重视文化课,对学生将来工作实际需要的专业性知识传授较少,练习则更少,以致毕业生对教学的认识性不够,课堂教学基本功低下。
  据悉,为提高师范生的从业技能,我省各师范类高校纷纷加强了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还成立了从师技能协会、普通话协会等社团组织,通过比赛、演讲等活动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实践技能。为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各高校还对获奖学生给予学分和物质奖励。
  相比较以往只在最后一学年安排学生较短凤凰彩票的实习,现在,各高校尤其重视教师教育技能培训的实践环节。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他们修订了教育实习工作管理章程,明确了课程见习、校内模拟实习、校外集中实习的内容和凤凰彩票要求,确保总有效实习凤凰彩票不低于18周。同时,创新教育实习模式,加强教育见习环节,鼓励开展顶岗实习、实习支教。学校还建立了16个微格教室,为学生模拟实习提供了空间和条件。为提高实习效果,减少研究生入学考试、面试和就业对实习的干扰,还将教育实习凤凰彩票由第8学期调整到第6学期进行。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王琪说,学生说课、讲课的技能是职业训练的重头戏。学校招生就业处高度重视此次技能大赛,确定参赛人员后,学校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按计划指导学生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模拟上课、练习说课,让学生走进小学课堂上课,引领学生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真正让训练落到实处。下一步,将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优质开展。
  东营职业学院是我省3所举办师范教育的高职院校之一,该校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李维金认为,学生最终要走出校门,所以必须把从业技能搞好。以前他们组织学生实习很是麻烦,既要负责学生的接送,又要负责学生的安全、就餐等问题,非常不方便。而选派学生到中小学参加“顶岗实习”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到中小学“接地气”,帮助学生和一线教师“零距离”接触,缩短了师范类学生从校园到岗位的距离,可以很好地防止师范大学生对基础教育的“雾里看花”,应大力倡导。
亟需更多的师范类
高技能大学生成长起来
  “你是如何理解文言文中‘文’与‘言’的关系?郑伯为何不加思考,就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在第七赛场高中语文组,一名学生的参赛题目为《烛之武退秦师》。
  选手退场,评委对记者说,参赛选手的仪态还是不错的,但仪态可以在短凤凰彩票内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改善,而教学基本功则是个慢功夫,需要长期学习积累。他指出,选手的板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省教研室副主任高洪德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活动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学生应将所学与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不仅要学习教育理论,更要强化从业技能的准备、积累。因为从实践来看,师范生的技能是空白,大赛的引领作用很清晰,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二是要求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更全面,课程开设更重视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应建立一种更加科学的教育实习、见习制度,让学生深入课堂,获得从业技能。否则,毕业生到了岗位后充其量是一个“半成品”,需要重新学习、补课。
  高洪德指出了参赛选手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研究不是很深透,对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理解不全面、不准确,多为临时准备。二是教学语言、板书、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三是课堂驾驭能力不强,教学组织不够自然。记者也看到,很多参赛选手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只能借助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网查阅资料,设计教学,“临时抱佛脚”,难免出现应付、机械照搬现象。
  沂州实验学校校长王自祥指出,通过大赛观摩感到,一方面大学教育还存在亟需改进的地方,比如存在着封闭办学、自说自话、不接地气、脱离实际的问题,对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缺乏了解和研究,不明确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部分选手对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思想和形式鲜有体现,对学生怎么学鲜有研究,还是一味地强调老师怎么教,几乎还是以老师讲为主的“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思想和形式,不适应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不能站在前沿引领,只能跟着传统照猫画虎。
  王自祥也坦言,可惜学校没有用人权,否则他将把本次大赛优秀选手直接招聘到学校。他说,既然让中小学校长现场观摩,就应该赋予中小学校长现场招聘的权力,希望大赛能以此走得更好、更远。
  一名前来观摩的师范高校教师说,由于学生们忙于公务员、事业编、研究生考试,不少优秀的大学生没能参加本次技能大赛,展示其优秀风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山东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张露露获得大赛一等奖。她说,这是一场竞赛,但更是一个锻炼契机,是一种鞭策。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整个过程都让她受益匪浅,为今后走上教学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说,以前不少同学每天关注于手机游戏、上网聊天,自从有了从业技能大赛,同学们也开始关注“三字一画”教学基本功,关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了。她表示,将利用最后的一学年,和同学们一道,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可见,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促进师范类大学生更好地就业,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更需要大学生积极作为。因为,“象牙塔”毕竟离一线教学还是比较远,需要大学生主动锻炼,积极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