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奠基

本报通讯员 李顺
  现代化的三层小楼,先进的娱乐设施,记者来到沂水县泉庄镇时,立即被醒目的镇中心幼儿园吸引。这所2013年5月份启用的幼儿园占地面积2109平方米,楼房建筑面积1989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1500平方米。小朋友们正在彩色橡胶跑道、绿色草坪、配套大型娱乐设施上玩耍嬉戏。
  该幼儿园是临沂市自2011年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建设的1000余所幼儿园之一。针对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的实际,2006年该市制定实施了《临沂市2007~2010年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2年连续将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列为“全市十大为民工程”之一。在城区,加强了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确保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区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在村镇,将幼儿园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一村(社区)一园”或者“5000人口、1.5公里服务半径”的原则建设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和乡村闲置公共资源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从2011年起,临沂市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1~2012年共投资9.4亿元,新建幼儿园382所、改扩建615所,新增学位10.6万个;2013年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85所,截至2013年底,已开工391所,完工353所,完工率达到91.7%。全市有1所幼儿园申报省十佳幼儿园,120所幼儿园参加省乡镇中心园认定,32所幼儿园申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该市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县区每新建一所,给予10万元奖补金,2013年共安排1850万元,奖补幼儿园185所。2012年2月,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幼儿园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的通知》,明确要求发改、规划、国土、城建、公安、消防、住房等部门全力支持幼儿园建设,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并减免土地登记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4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其中37项收费全免;土地评估费、测绘收费等18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免除规定标准的50%~70%,极大地加快了工程进度,节约了建设成本。
  临沂市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和教育督导评估,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励和问责机制。坚持半月通报制度,把每半月工作进展情况统计成表,以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向各县区书记、县区长、分管县区长、教育局长进行通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为让所有幼儿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自2011年秋季学期起,临沂市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原则,实施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方积极参与的资助政策,对全市普惠性幼儿园3~5岁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元,平均资助面为10%,并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2013年,该市就发放学前教育助学金3653万元,资助幼儿6.1万人次。
  目前,该市共有幼儿园2818所,其中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1198所,在园幼儿达36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从三年前的56%提高到78.6%,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承担着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标准化幼儿园建设这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做实、做好。”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在视察蒙阴县第一实验幼儿园时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规范管理,高质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发展内涵,为全市幼教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