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学生评价方式“大变脸”

  本报讯(记者 徐兴波 通讯员 魏衍军)近年来,巨野县积极改革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方法,构建出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该县教育教研部门积极尝试新的学生评价形式,在传统笔试形式基础上,增添了演讲、朗读、讲故事、口算、写字、实验操作、现场表演、劳技比赛等非笔试项目,并将其成绩纳入中小学质量评价中。这不但有效激发了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引导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育质量检测或学科竞赛中,学校只选优秀学生参加,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现在,全县各种教育质量检测活动,都是按学生比例随机抽样或全员参加的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以往只注重考查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忽视对其他学科的考查。近两年,有关部门已逐步将思想品德、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纳入教育质量检测评价范围,形成了对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的改变,促使各学校开足、开齐、开好所有课程,促进了全县各学科教学的均衡发展,有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革评价方式后,各学校完善了学生的《素质发展报告书》,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注重从质的方面分析学生的真实情况。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局限于教师,而是实行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相评价、家长协助评价、教师综合评价的多元评价。同时,在对学生奖励名称的设立上,改变名额有限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评比,设立“进步之星”、“劳动之星”、“感恩之星”、“小博士”、“小画家”、“小巧手”等多样化的荣誉称号。此外,期末学生评语也从千人一面转向多样化、个性化和人性化。此举在激励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