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的力量影响学生

本报通讯员 刘玉锋 石彦丽
  烟台大学附属中学以“文化立校,构建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教育品牌”为宗旨,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与班级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设民主、平等、生气勃勃、充满成长气息的“智诚”班级文化,使全体学生快乐、自由、健康地成长。
    该校的班级文化建设首先从班级环境抓起,做到窗明几净,课桌椅摆放整齐,桌套每周一换洗,笤帚、拖布、垃圾桶经常清理。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室卫生工作采取定职定人的岗位责任制,真正实现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理,学生成了班级的主人。
  黑板报和四周墙壁成为学生展现才华的文化角。黑板报上的班徽、班歌、班级制度和优秀作业的展示,主题鲜明;墙壁上学生们精心挑选的名言警句规范着学生们的言行,激励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小三(3)班的“小苗儿茁壮成长”、小二(4)班的“遨游书海”、初二(1)班的“梦想树”、初三(3)班的“动态展示”等,体现着本班级的特性和个性,犹如朵朵鲜花,争奇斗艳。
    烟大附中的各个班级都制定了本班的班级制度,在内容上既符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确保落实,他们设计了各种评比表,每天、每周、每月进行评比总结,每月月末还进行“星级班级”评比。学校为每个班级配置了“好习惯伴我成长”量化评比栏。每个班级根据学校德育处的工作安排,对班级学生的习惯养成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且每周一评,每月一比,每学期一总结,在每个小组、每个班级、每个年级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做最好的可喜局面。
    班名、班训、班级口号、班徽、班歌是班级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学生们认真参与班名、班训和班级口号的制定,经过班会讨论最后确定,每个班徽和班名都融入了学生对班级文化的理解。班徽的下面是班主任寄语,体现着班主任的期待与关爱。小三(1)班把自己的班集体命名为“海洋之家”,把“建设成为勤学苦练、勇于创新、团结和谐的优秀班集体”作为班级同学的奋斗目标。班主任任老师对学生们的寄语是这样的:“一声‘老师’,一声情;一声‘同学’,一段友谊。在这个温暖的集体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沙,是班级的力量,是同样的目标让我们聚在了一起,成为一尊坚固无比的雕像。那是我们这个拥有53个成员的集体的象征!荣誉的象征!哪怕一个人心散了,那雕像便不再坚固。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呵护这伟大的雕像吧!”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使学生心中有追求,学习有目标,行为有准则。要想成为小组长或者学师,那就要努力上进。每到周末,学校都有“最佳师友拍档”评比,师友的分数算在一起,计入平时成绩。
  该校的班级文化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激励和感染作用,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正如校长周振祥所说:这样的文化成为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源,凝聚成“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学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