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里的别样人生
发布日期:2014-05-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164次
本报通讯员 隗海燕
他是同事眼里的温文尔雅的学者,态度随和,遇人总是面带微笑;他以最高票数当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首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被学生称为“最严格而又最受欢迎的老师”。他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理学院数学系教授伊晓东。在教了28年数学课的伊老师眼里,人生就是“加减乘除”:“加”是加大对教学的用心,“减”是减少在团队中的私心,“乘”是对学生乘以百倍的耐心,“除”就是除却名利、不求回报的良心。
“数学课是学校的脸面”
作为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基础课,“工科数学分析”与“代数几何”、“概率统计”一样,是工科学生考研的必考科目,也是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最具挑战性的课程之一。伊晓东说:“工数课是大多数新生入学后面临的第一门课。所以,从一定程度来说,数学课算是一所大学的脸面。”为了“不丢脸”,伊晓东和同事们都下足了功夫。尽管这门课已经讲过多年,但大家还是像第一次讲新课那样,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2001年来校工作后,伊晓东一直担任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尽管分管系里的教学工作以后忙忙碌碌,但他对教学从没有松懈过。已经毕业的2009级学生杨 霞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伊晓东在工数课上的样子。她说:“每周二、周四的第一大节课,伊老师总是提前到教室,放包、戴麦克风、找习题,做好准备工作。然后,伊老师总是嘴角一扬,微笑着面对我们,准时上课。”伊晓东思维严谨,情感细腻,处处为学生着想:他总是将板书写得又大又清晰,让最后一排的学生也看得清清楚楚;他注重互动,上课时会及时问学生们“能听懂吗”“是这样的吧”,通过大家的反映及时调整讲课速度,强调难点问题;他幽默风趣,当瞌睡虫向同学们袭来时总会及时地说几句俏皮话,让大家在笑声中重新集中注意力。
学识渊博、和蔼可亲的伊老师用自己的付出赢得了同学们的爱戴。许多上过他的课的学生都这样感慨道:“在大一的数学课上,我们庆幸有伊老师相伴。”
“数学系的老师们太可爱了”
对数学系基础课的教师们来说,每年9月开始的新学期都是一次考验:他们要承担起2500多人、两门基础课的教学任务。
伊晓东回忆道,2005年,他刚分管系里的教学工作时,基础课课程多、教师又少,十几个教师要完成全校新生的教学工作量,压力可想而知。但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系里的老师们没有一个人抱怨。采访中,伊晓东不止一次地感慨:“数学系的老师们都太可爱了!”
每年暑假排课时,细心的伊晓东总会提前了解清楚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情况:谁最近家里有困难,谁要休产假,谁要去进修……这样,排课的时候就可以照顾到每一个人。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伊晓东和老师们一起研究教学方案,探索课程建设的新途径。在他们的努力下,“计算数学”学科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工科数学分析”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学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在伊晓东主管教学工作后,每天都会有不少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找他。不管工作多忙碌,他总是一脸微笑,以百倍的耐心面对学生。对于学生的疑问,他总是耐心地给予解释回答;对学生的困难,他总是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他说:“学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做这个工作就得负起责任;对学生负责,就是对学校负责。”
平日里和蔼可亲的伊晓东也有发脾气的时候。有一年,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找到伊晓东,说自己补考工数后没有成绩。因为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参加工作,所以伊晓东对此非常重视。在多次查询教务处教务管理系统却没有找到记录的情况下,他请系里的教学秘书和资料管理员一起,认真翻找了历年的考试试卷,但始终未找到那名学生的试卷。后来,他得知这名学生根本没有参加考试,就非常严厉地批评道:“成绩不及格只是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撒谎则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
“学生的肯定是老师最高的荣誉”
至今,伊晓东已经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了28个春秋。在学生眼里,他言语不多、其貌不扬,但是一上讲台就特别有精神。伊晓东笑着说:“我特别愿意上课,我最好的状态就是在讲台上。”
在首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中,伊晓东以最高票数当选。对这个荣誉,他格外珍惜。他说:“我很开心,感到比得到任何奖项都高兴。”
正如颁奖词里写的那样:“在教育的长河里摆渡,在知识的海洋里导航。加减乘除,论出半边天下;千山暮景,写下数字华章。”三尺讲台上,伊晓东将一如既往,用粉笔与爱心继续书写“加减乘除”的人生。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