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残疾学生创业项目 走进特教学生群体生活

本报通讯员 吕海波 房甲
  5月18日,在第24个全国助残日“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主题的倡导下,滨州医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扶残助残活动。同时,该校为了鼓励和帮助残疾大学生就业创业,成立了残疾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中心。经过筛选,“黑暗体验心灵之旅”、“明眸推拿养生中心”、“校园的影子”创意影音制作三个项目成为重点资助项目,每个项目获得了2万元的创业基金。
“黑暗行”:生活的不易愈显他们的坚强
  在“黑暗体验”心灵之旅活动中,该校30余名师生分成两组,在体验引导者的安排下,对视障学生的起居和饮食生活进行体验。
  “多亏不是热水,要不然烫手了!”2012级影像学专业学生王瑶在体验倒水时不小心把水倒在了手上。王瑶说,“刚才刷牙时,我还把牙膏抹得满嘴都是。像刷牙、倒水这种再简单不过的动作,蒙上眼睛后,我却感觉非常难做。”
  在餐厅里,因为夹不起食物,体验者干脆放下筷子,拿起西瓜来吃。而很多视障学生却担当起“保姆”的角色,他们用干净的筷子将食物夹到体验者的面前,并提示食物的位置。
  一位参加体验活动的学生表示:“这次体验,让我们走进了视障同学的世界。我们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体验到了他们的不易,想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黑暗体验心灵之旅”项目负责人、滨州医学院特教学院残疾视障学生王彦龙介绍道:“黑暗体验,就是让置身于完全黑暗的环境里的体验者,在盲人引导者的带领下参加一些活动。目标是让体验者对熟悉的事物有新的认识,使体验者更好地了解视力障碍者这一群体,觉察他们身残志坚的品质,从而对生命有不一样的看法。”
“导演梦”:视觉的障碍挡不住大梦想
  “我是《梦在路上》这部微电影的导演,站在我旁边的师妹是微电影的女主角。她,也是视障生。”在第24个全国助残日这一天,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学生赵晨岳带着自己的微电影与大家分享。虽然他是视障生,但是他的梦想却不仅仅是养活自己,而是想当导演。在微电影中,2013级视障生李梦轶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演绎了一个视障生的梦想。她说:“我没想到自己还能当女主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是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为残疾人设立的三个创业项目之一——“创意影音制作”。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曹同涛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将来不一定能当导演,但是这个项目就是要让他们产生信心,让他们知道盲人上大学不一定只有当按摩师这一条出路。”据介绍,目前在创业项目孵化中心,除了“创意影音制作”和“黑暗体验心灵之旅”,还有“明眸推拿养生中心”项目。在特殊教育学院教学楼一楼,记者看到,学院专门给感兴趣的学生设置了一个“明眸推拿养生中心”。曹同涛说,它也是一个社团,吸收感兴趣的同学加入。目前,已经有300多人加入了这个社团。
“手语舞”:无声的交流拉近了心的距离
  5月17日下午,滨州医学院特教学院联合山东爱聋手语中心及驻烟高校,举办烟台市“第三届爱聋手语才艺大赛”,宣传推广手语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长达2个小时的无声表演里,很多现场观众被感动得落泪,人们自发地用手语为表演者“鼓掌”。
  “手语舞能给人带来内心的震撼,让人心里充满感激,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滨州医学院手语协会会长李月同学告诉记者,练习手语让她几乎耗尽了所有的课余凤凰彩票,但她认为很值得。目前,滨州医学院手语协会有400多名成员。自从山东爱聋手语中心在2008年开始给烟台各高校的手语协会免费上课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他们的带动下开始关注手语、学习手语,参加助聋活动。
  “我被表演者那准确、清晰、优美的手语表达深深感动了。我觉得,烟台可以成为一个手语无障碍城市。”看完演出后,山东省爱聋手语中心主任林勉君说,“更重要的是,手语舞传达了我们对聋人的理解和尊重。我希望,学习手语的学生继续保持对手语的热爱,把手语传播成像英语一样普及的国际语言。”
  据悉,为庆祝全国第24个助残日,滨州医学院精心组织开展了创业助残、文化助残、技能助残、医疗助残、心理助残等一系列扶残助残活动。除了残疾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揭牌、黑暗体验教育、手语才艺大赛以外,滨州附属医院和烟台附属医院为100余名残疾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免费查体。助残日当天,学校领导慰问了残疾学生,为他们送去国学经典文化书籍和音像制品,并与师生共同观看了以残疾大学生为主要演员的“青春之梦”文艺演出。学校还邀请从英国留学归来的盲人、全国自强模范郑建伟为特殊教育学院学生举办励志讲座,为残疾大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