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区孩子享受优质幸福教育
发布日期:2015-09-0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858次
本报记者 刘金松
临沂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该市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科学调整规划布局,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校舍项目建设,办学条件有了大幅改善。特别是“全面改薄”工作启动以来,临沂市按照“党政主导、部门联动、规划先行、节点推进、督导考核”的思路,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在临沂召开的全省推进“全面改薄”工作现场会上,省教育厅厅长左敏给予高度评价:“临沂市作为财政相对薄弱地区,虽然人口最多、学生最多,但在同等状态下的‘全面改薄’工作力度大、措施实、进展快、成效突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党政主导 部门联动
为推进“全面改薄”工作,临沂市将其定为“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党委主导、政府主办”的工作思路,成立了“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十二届八次会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都把“全面改薄”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进行了重点部署。
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全面改薄’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要按照‘保基本、兜网底、全覆盖、均衡化’的要求,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加快构建与经济转型相适应、与城市定位相匹配、与群众期盼相吻合的教育体系。”
按照这一要求,全市各县区迅速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打响了新时期“全面改薄”攻坚战。
在推进“全面改薄”过程中,临沂市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加速推进校舍项目实施。教育、财政、规划、国土、住建、发改等相关部门联合开通了“教育规划建设绿色通道”,对建设项目简化办理手续,落实规费减免政策,加快了工程进度。以莒南县为例,在土地手续问题上,该县一次性就为搬迁小学解决建设土地指标251亩。该市教育局成立了“全面改薄”工作办公室,负责推进项目规划、统筹调度、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
“全面改薄”工作的重点是项目建设,难点是资金筹措。为了保证资金投入,该市财政局将“全面改薄”奖补资金由每年0.5亿元提高到1.74亿元。县区财政在利用好中央和省、市“全面改薄”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多渠道、多举措筹集资金,保证了工程进度。地处鲁东南鲁苏交界处的莒南县,是省级财政困难县。近年来,该县提出“宁可其他方面放缓一点,也要优先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上”,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优先安排教育支出,加速推进薄弱学校项目建设。同时,广泛募集社会资金,在全县发起了“端起碗,想起您”爱心餐厅捐献活动,募集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餐厅条件。采访中,莒南县委书记陈一兵动情地告诉记者:“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把‘全面改薄’项目当作给自己的孩子盖房子一样,带着使命去做,带着责任去做,带着感情去做。”据了解,莒南县已先后投资10.82亿元,新建、改扩建项目637个,改造总面积78.87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临沂市“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已达41.9亿元。
规划先行 突出重点
“提前做好规划,是做好千秋基业工程的前提。有针对性的、接地气的规划,对做好‘全面改薄’工作至关重要。”临沂市教育局局长祖旭东如是说。
临沂市在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人口增长及密度、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了2014-2018年度“全面改薄”项目建设五年规划。根据规划,全市规划改造1663所学校,投入资金84.3亿元,其中新建校舍48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59.08亿元;计算机和教学设备、运动场地等其他投入资金25.22亿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临沂市各县区均立足实际,依据“覆盖薄弱、突出重点”的原则,从薄弱环节入手,补齐基本办学条件“短板”,确保了区域内中小学生享有同等的优质幸福教育。大店镇第一初级中学学生餐厅楼,是莒南县“全面改薄”重点项目之一,于2014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餐厅的建成使学生就餐环境有了质的变化,学生们从此告别了自带煎饼坐在宿舍床头吃饭的日子。一位大店一中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现在的餐厅真好啊,既干净又卫生。孩子在这里吃饭,我们家长放心!”
据祖旭东介绍,目前,临沂市各项目学校按照“学校布局科学化、校舍建设楼房化、内部设施标准化、校园环境生态化”的目标,科学制定了项目规划,真正做到了“一校一规划、一校一方案”。各县区坚持以节点推进为手段,实行承包责任制,相关领导包片、包校、包项目,制定路线图,倒排工期,明确时限,责任到人,扎实推进目标任务的落实。
“奇石之乡”费县虽然属于省财政困难县,但该县自去年6月份启动“全面改薄”工作以来,通过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科学规划、超前设计、超大投入、高标配备、快速推进,彻底改善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目前,该县已投入近10亿元,新建楼房166幢、平房228处,新建、改建运动场地149处。该县教育局局长唐恺说:“促进教育公平不能等。费县倾全县之力,‘全面改薄’五年任务一年基本完成。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已基本实现‘设施最齐全、校舍最安全、家长最放心、师生最舒心’,崭新漂亮的校舍已成为各乡镇、村庄社区中最靓丽的地标。”
据悉,截至今年7月,临沂市规划校舍建设类项目已开工学校1242所,开工面积283万平方米,分别占五年规划数的75%、56%,已竣工900所,竣工面积达128.1万平方米;规划设施设备采购类项目总金额17.65亿元,目前正按计划稳步实施。目前,全市有8个县区顺利通过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3个县区通过了国家评估认定。
督导考核 整改到位
强化督导考核,是抓好“全面改薄”工作的重要保障。2015年,临沂市政府把“全面改薄”工作纳入对各县区科学发展观考核范围,在对县区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时将“全面改薄”纳入5大A级考核指标之一,对“全面改薄”工作的推进机制、项目建设规划及规划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督导,并在《临沂日报》头版进行公告。同时,该市还建立了旬调度、月通报制度,及时汇总了解,加快工作进度。各县区政府也把“全面改薄”工作纳入对各乡镇科学发展观考核范围,有效调动了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临沂市通过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现场督导、定期调度和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县区工作进展情况,并将县区“全面改薄”工作纳入全市专项督导范围,加大了问题整改落实力度。
临沂市在督导方式上进行了创新,通过开展诊断式督导和跟进式督导,在每县区选取办学条件最差的一个乡镇进行现场诊断,现场提出整改意见,下发督办通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做到“问题不放过、反馈不留情、整改不敷衍”。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该市对县区指导评估就达11次,现场查看学校551所,评估改薄项目1600余个。
改革助推 内涵发展
临沂市在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坚持用改革的举措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了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双提高。
在推进课程改革方面,今年4月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市教育局签约,临沂市成为全国10个“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示范实验区”之一;同时,扎实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试点工作,全市共有约10万学生被纳入试点范围;继续推进“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选取80所学校进行试点;启动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确定了15所试点学校;加快推进“足球进校园”工作,制定并实施了校园足球发展规划,成功申报了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29所。
据了解,为进一步完善教师特岗奖励机制,去年临沂市出台了《临沂市高层次教学人才奖励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教师每人每月奖励1000元;出台《临沂市政府教学成果奖励办法》,设立市级教学成果奖,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200万元。“在改革试点方面,临沂市已在河东区和沂水县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教师考核、学区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试点工作,准备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扩大试点范围。”祖旭东说。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