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力争2016年底率先解决大班额

  本报讯(记者 管恩武 尚荣宾)“寿光要坚持教育均衡发展、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充实师资队伍,争取到2016年底成为全省第一个解决大班额的县市区!”在9月20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电视会议上,寿光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绪春作交流发言时庄严承诺。
  赵市长之所以作如此承诺,既是底气使然,又是自我加压。近年来,寿光市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有效遏制了“择校”现象,实现了超标准班额比例逐年降低,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寿光教育基本实现了高位均衡,但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城区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
  今年第31个教师节前夕,9月8日上午,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和市长赵绪春等市主要领导,先后出席了寿光世纪凤华学校和屯田学校的奠基仪式。以此为规划中的支撑点之一,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寿光市牢牢抓住“规划、资金、师资”三大关键环节,综合施策,强力推进,确保明年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
  处于“现在进行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区入学,往往是满足了原需求,又出新缺口。这曾让寿光市相关决策者颇感头疼。在寿光市教育局保存的一份报纸上,有一则题为《公办幼儿园现“一位难求”家长凌晨3点去排队》的消息:2012年3月1日,是市直机关幼儿园招生报名的日子,博友“三九天”去给儿子报名。“接到通知说是一上午的凤凰彩票,我是8点到的,前面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轮到我时早已经报满了。”而让她吃惊的是,有好几位家长凌晨3点钟就来排队了。包括“三九天”在内,不少前来排队的家长都没能报上。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近几年,随着城区规模快速扩充,包括优质低价的公办幼儿园在内,市区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报名都很火爆。
  针对城区适龄人口逐年增多、头年扩容后年缺的实际,寿光市超前布局,重新编制了中心城区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5-2030),计划用2-3年凤凰彩票新建小学14所、初中8所,并将规划落实作为有效解决大班额的重要举措,列入对有关镇街和市直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政府专项督导,强力推进校区建设,全力完善学校布局,确保城区学生全部就近入学,逐步实现“布局合理、建设达标、相对均衡”。
  为了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寿光市按照“财政投入为主、民间投资为辅”的原则,深入推进教育投入多元化,全面改善学校布局。畅通财政投入主渠道,逐年加大教育财政预算支出,每年确定一批教育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确保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每年增长10%以上。把发展民办教育同扩张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大力倡导民间办学,今明两年重点抓好联盟集团投资1.5亿元的联盟学校、乐义集团投资2亿元的世纪凤华学校、屯西村投资1.5亿元的屯田学校。目前,3所学校规划设计均已完成,9月底已全部开工,确保两年内竣工投入使用。全市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学,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采取PPP模式建设东城高中,目前已确定社会资本投资方。寿光市创新投资模式,兴办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城区学校,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
  “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校舍、资金等硬件固然重要,教师均衡配置这个软件更重要。市委、市政府对师资的支持是破解大班额的关键。”寿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玉明充分认识到全方位优化师资配备工作的重要性。该市建立健全教师补充机制,按照“政府出资、部门招聘、学校使用”的合同用人办法,实施教师动态编制,每年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招聘100多名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城区学校;每年考选教师达当年减员人数的110%以上;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学校对口交流,确保城乡教师资源优势互补、均衡搭配。今年414名轮岗交流教师中,300多人为市级骨干教师。该市还以教育部网上教研试点项目为依托,不断创新“学研教三位一体”教科研模式,促进教研教改向纵深发展,确保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育。
  以寿光市区东部为例,该区域义务教育资源非常短缺。2014年,世纪教育集团承办寿光市投资3.6亿元建设的东城学校后,发挥名校效应,把先进的管理经验、运营模式“复制”到学校,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去年,东城学校计划招生2500人左右,报名人数达到5500余人,第一年新招学生2745人,实现了招生开门红。目前,东城学校有113个教学班、4145名在校生。学校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的干部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东城学校在创建多元化特色学校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课程课堂改革、习惯养成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家校合作共育、国际教育交流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