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孩子们的“妈妈老师”
发布日期:2015-10-2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674次
本报记者 刘波
桑爱英是宁阳县鹤山乡大辛小学的一位普通教师。1980年参加工作的她,在教书育人工作岗位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5年。她用30多年对学生的挚爱之情和20多载对儿子生命希望的坚守,描画出一位“妈妈老师”的完美人生轨迹,成为山东省“最美乡村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做一支蜡烛,照亮乡村孩子的求学道路
人们眼中的桑爱英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装扮朴素,性格朴实。她就像一滴水,随时随刻都能融入学生的海洋里。她又是一个备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善良的母性和细腻的情感,让她就像一盆火,时时处处给学生带来温暖。
“做一支蜡烛,照亮乡村孩子的求学道路”,是桑爱英的执着追求。
为了这个梦想,她扎根乡村学校,35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学生走了一届又一届,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拨,她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总是位列全乡之首。
教学中,她独创了“生活化数学”和“实例教学法”。她引导学生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每当学生接触新数学知识的时候,她都会启发学生探索怎样在生活中应用。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她会布置学生和父母一道去集市购物,让学生在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也会更好地感受父母工作的价值与艰辛。无数个生活场景和鲜活实例,不断激发起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坚持经常性家访是桑爱英加强家校沟通的一大法宝。她家访过所教的每一个学生。每次家访,她从不对家长提学生的缺点,而是把学生成长进步的一点一滴作为喜讯告诉家长。久而久之,学生们都喜欢上桑老师的家访,把桑老师的家访当作在小伙伴中炫耀的资本。隔的凤凰彩票长了,有的学生会求桑老师去家访。
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只有中师学历的桑爱英一直坚持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和教学刊物。无论在校还是在家,她只要有空就看看书,作作读书笔记。为了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凡是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和电视节目,她都尝试着去看看。所以,与学生们交流时,她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她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如何使用电子白板、如何制作课件等。教育云平台上,她制作的微课程成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得力助手。
是模范妈妈更是模范教师
在生活中,桑爱英一个不幸的人。1992年,她刚刚5岁的儿子跟着她到地里割麦子的时候,不幸被驴车撞倒,受到惊吓,得了脑瘫。儿子从此两眼发直,不会说话了。
夫妇二人辗转多地给儿子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10多万元的债务,却没有治好。20多年来,桑爱英始终不离不弃地照料着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儿子。她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给儿子穿衣、刷牙、喂饭、按摩。现在,儿子已经长到1.7米高、140多斤重,她和丈夫都抱不动了,只能一点点地挪。22年,8000多个日日夜夜,她从未放弃过让儿子康复的希望。邻居们都被她深深感动,也经常跑过来帮助她照料儿子。就是这样,桑爱英从未因家务事缺过一节课。即使因病晕倒在讲台上,在医院做手术,她最牵挂的还是她的学生。所以,术后第8天,她就不顾医生的劝告,拖着病体坚持到学校上课了。她说:“儿子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无法割舍。学生同样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而且在学生身上还寄托着我的梦想,我更无法舍弃。”对学生的爱正是支撑她坚强生活的精神支柱。
在情感世界里,桑爱英是一个富有的人。30多年来,她收到最多的礼物是学生送的贺卡。各色各样的贺卡上,学生对她称呼最多的就是两个字——“妈妈”。在学校里,“妈妈老师”成了桑爱英的代名词。每天放学,总有一部分学生跟着她到她家里做作业。他们是她所带班级的留守儿童。她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像妈妈一样照料留守儿童的生活,辅导他们的功课。学生们从桑老师身上感受到妈妈般的温暖,更学会了如何坚强地面对生活。每到年节,她教过的很多学生,虽然有的上了大学,有的成了博士,有的当了老板或国家干部,但都会来看望她,重新感受“妈妈老师”的温暖。
在乡亲们眼里,桑爱英是贤妻良母;在学生们眼里,桑爱英是“妈妈老师”;在老师们眼里,桑爱英是工作上的楷模。
扎根乡村教育,争做“四有”教师
和同事们谈起退休后的生活,桑爱英有这样的打算:一是退休不退岗,成立“桑爱英教育工作室”,继续当好学生的“妈妈老师”;并且利用工作室,为学校培养更多的年轻教师,把“妈妈老师”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二是坚持办好“留守儿童之家”,发挥余热,给更多留守儿童带去妈妈般的温暖,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成立志愿者队伍,为全乡的留守儿童提供教育服务。
这就是一位乡村教师对教育的坚守,这就是一位“妈妈老师”始终割舍不掉的那份对学生无比热爱的教育情怀。
桑爱英就像扎根乡村教育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用爱的坚守和无言的行动,树立起新时期“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模范形象。
近年来,大众网、光明网、《泰安日报》、《齐鲁晚报》、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她的事迹。宁阳县教育局开展了“学习桑爱英先进事迹,争做‘四有’好老师”活动。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