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字 正其心

本报通讯员 李强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大多数人的书写水平逐年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教育部专门下文要求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传承优秀汉字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写好字,正其心”教职工书法教育应运而生。
  “以前练字,纯是瞎练。经过学习以后,发觉一笔一画之中蕴含着许多奥妙。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身为语文教师,可开始练字时,高江波老师一点也没觉得轻松多少。练字之初,与高老师一样,大多数教师都空有写好字的愿望,凤凰彩票费得不少,可总是进步不大,老走弯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让教师们一开始就掌握书写之道,无疑会事半而功倍。于是,学校先后请多位书法专家来校对教师们进行培训,本校书法教师穆俊风也专门录制了10节楷书教学微课程,制作了《写字的教与学》PPT,又从网络上搜罗部分书法练习视频,供大家学习。专家们有的从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画开始,教教师如何握笔、运笔;有的从汉字源流讲起,帮助教师理解汉字结构。每次讲座都从一线教师最关心、最难解决的问题入手,切中肯綮,筑牢根基。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字同样如此,必须天天练习,不能间断。因此,学校在学期初就制订练字计划,将练字内容分解到每周。为鼓励教师练字,学校购买了书法名家的习字帖,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坚持每天临写。在校园中设立了练习成果展板,展示教师们的作品。
  年中,学校又牵头成立了教职工书法俱乐部,吸引有书法爱好的教师向更高水平发展。现在,办公室里、展示栏旁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三五成群,凑在一起揣摩练字技巧,点评自己和他人练字成果。
  “我以前干什么事总是心急火燎,沉不住气。自从坚持每天练字以后,我逐渐能坐住了,感觉自己的心态沉稳了不少。只要练就有收获。”体育教师孙玉旺谈起自己练字以来的变化,由衷地发出感慨。孙老师每天在上课、训练之余,都会坚持到位于三楼的习字室练字。现在,他的软笔书法水平大有提升。从一窍不通至小有起色,孙老师说起话来显得更加自信。
  “原先,总觉得自己写得不好,不敢拿出来‘晾’。自从练字后,我感觉写字主要是和自己比。现在的作品与早前的对比,已是天壤之别。”同为体育教师的田明老师也感触颇多。通过练字,他已经跨过最初的门槛,进入了“写好字、好写字”的良性循环。
  书法指导教师穆俊风见证了练字以来教师们身上的变化:教师们书写越来越漂亮了,心态越来越平和了,与人交往也越来越自信了,就连诗词典故也比以前掌握得多了;王敏、吕红、解建华等老师逐渐成长为书法教学的骨干,20余位教师参与编写的书法教材《小学生写字手册》正式出版。学校也因此荣获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全市首批书法教育实验学校等一系列荣誉。
  “一个人字写得好不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语文水平,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让教师写好字,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又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自信。这种一举双得的好事,学校当然大力支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校长李德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