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石桥子镇中心校让特殊群体学生沐浴幸福阳光

  本报讯(通讯员 王桂元 陈瑞发)近年来,诸城市石桥子镇中心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优化单亲及孤儿、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环境,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等措施,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幸福健康成长。
  排查摸底,建档管理。学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登门家访、进社区了解以及幼小初三个学段信息通报等多种渠道,摸清每个班级内特殊群体学生的情况,确定需要特殊关爱的学生群体名单,按照“一生一档”的原则,建立健全需要特别关爱学生群体档案。
  双向选择,结对帮扶。学校针对不同群体学生情况,为学生配齐、配好成长导师。尤其是对孤儿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配备教师“妈妈”。明确成长导师“四个一”职责要求:每周至少一次与包靠学生深入谈心,每周与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会商研究一次学生情况,每月撰写一篇学生成长个案分析,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家访活动。成长导师给予学生父母般的亲情关怀、学习指导、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防护指导。
    完善制度,合力育人。学校重点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必助”制度,在学生在校就餐、住宿、校车、校服等方面提供更多减免或资助政策,解决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完善心理辅导制度,密切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心理需要,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援助和心理干预。强化家校双向联系,每学期开设两次家长课程,实现“亲情接力”,合力育人。每学期组织一次“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评选,对指导学生成长成绩突出的导师,在评先树优、职称聘任等方面予以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