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中考改革新方案出台

  本报讯(记者 陈敏)高中阶段招生施行“分数+等级”录取,语数外3科分值各增至150分,扩大高中学校自主权,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加多元……日前,济南市教育局公布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新的招生办法将自2015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实施。
  首提“个体内差异评价”,初中综合素养成中考录取重要依据
  在深化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济南市强调学生素养培养的发展性、过程性、激励性、补偿性和实践性,实行多元化评价,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等是评价主体。
  方案中,济南市首次提出采用“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突出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即在尊重不同学生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个体的提高和成长。
  最终评价结果以A、B、C、D等级呈现,分别对应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获得C级及以上等级,方能取得报考普通高中资格。其中综合评价等级为B级及以上、具有指标生录取资格学生,经招生学校同意,可低于学校指定科目等级要求一个等级报考。此外,济南市教育局强调,坚持“底线管理”,非触及底线,一般不评定为D等级。
  语数外各提30分,其余9科或设更细等级区分
  根据中考改革方案,2018年济南中考将首次实行“分数+等级”录取,12科考试科目中仅语文、数学、外语3科实行分数评价,分值各由120分提高到150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综合实验操作等9科考试科目以等级评价结果呈现,其中综合实验操作由物理、化学、生物3科实验操作技能合并。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3科为考查科目。除生物、地理学科首次考试安排在初二下学期以外,其余学科考试、考查均在初三下学期进行。生物、地理、信息技术3个科目安排两次考试机会,取最高等级记录成绩。
  济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中考改革方案在实现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精神“落地”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济南历年中考的实际情况。济南市每年中考人数在7万人左右,实行“分数+等级”方式,能有效克服录取分数线上同分人数过多的弊端。
  避免“同质化”,高中学校可自定招生“菜单”
  济南中考“新政”中,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除实行综合录取、推荐录取、初中生直升等多种录取方式外,各学校依据自身办学需要、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制定学校录取“个性化菜单”。据介绍,高中阶段学校可对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试学科(9科)中的若干学科提出等级要求,但须在初中学生完成初中一年级学业后(每年7月初)提出,并向社会公布。
  “允许高中阶段学校自定招生‘菜单’,提出学科等级要求,既是充分考虑高考改革将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更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的招生自主权,有效避免学校发展的‘同质化’,实现特色办学‘千校千面’。”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品木说。
  济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不同高中学校可自主确定不同学科等级要求,新的中考制度设计会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学科均衡。
  录取多元,特殊考生加分再“瘦身”
  在济南市中考改革新方案中,确定了指标生录取、统招生录取、推荐生录取、直升生录取等4种招生类型。其中指标生录取延续“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不享有指标生和推荐生资格”、“先录指标生再录统招生”的政策要求。非寄宿制高中经批准,可根据学校地理位置适当调整初中学校的指标生分配数额。
  方案同时确定,推荐生招生学校范围由试点学校扩大至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条件、办法及程序由招生学校确定,但严禁以奥赛等竞赛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或单纯以文化课考试形式进行选拔。允许有附属初中的普通高中学校或跨学段的高中阶段教育集团从附属初中(集团内部初中)招收不超出招生总计划5%的初中学部直升生。
  此外,济南市进一步清理规范高中招生加分项目,“新政”实施后只保留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规定的加分项目,保留项目分值“新政”实施前后占总分值比例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