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本报记者 董国华
  新学期开学,除了领到新课本外,济南市市中区的中小学生都领到了一本“社会实践护照”。这是市中区教育局送给全区学生的“开学大礼”。这本名为《印记》的“社会实践护照”,历经十余次修改而成,全区6万名中小学生人手一本。学生每去一个文化场馆或者参加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都可在“护照”上留下值得回忆和珍藏的成长印章。“护照”不分年级、年段,可连续使用,积满20个活动印章,学生即可申请新的“护照”。“护照”将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评价依据。
  近年来,市中区教育局致力走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开拓创新之路。无论是接地气的德育活动,还是富有成效的集团化发展之路、一校一品的品牌学校建设,以及大手笔的人才强教战略,都已成市中教育在新一轮教育发展中再次腾飞的助推器。如今,市中教育优质均衡积聚的“雪球”越滚越大,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
博物馆培养学生“城市精神”
小“护照”记录学生“成长轨迹”
  暑假期间,东河小学“诗书华韵”经典诵读班的学生,到李清照纪念馆和辛弃疾故居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参观游学。学生们认真观看了家乡词人的事迹文物展览,在现场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二安”诗词,并身穿汉服体验了传统礼仪文化。在活动中,学生们直观地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提高了经典诵读的兴趣和人文素养。
  从“一校一品”到“素质教育具体化”,市中区的德育工作没有仅靠校内课堂,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从封闭的校园里走了出来。
  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资源向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转化,今年5月,市中区启动了“相约博物馆·润泽成长梦”系列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已有30余所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省博物馆、市博物馆等场馆。为督促学生利用课余凤凰彩票走进场馆,记录学生“行走轨迹”的“社会实践护照”应运而生。
  “每一处纪念馆都是一部鲜活的‘百科全书’,泉城学子就应该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表示,“这也是对学生‘城市精神’的一种培养。”
 有想法,才能不断进步。为培养“身心两健,气质独特”的市中学子,市中区教育局不仅将德育授课方式由说教式变为体验式,还提出了“一校一品”的发展目标。此外,他们还组建了两大德育联盟、三个德育协作小组和一个德育观察团。一套“组合拳”下来,市中教育已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素质教育创新体系,实现了德育活动与学生生活的“同频共振”。学生也从被动学习中走出来,体验到学习的丰富多彩,有了认识世界的“大视野”、“大胸怀”。
20大教育集团齐头并进
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陡沟小学是经十一教育集团的一所城郊学校。集团成立以来,总校经十一路小学每年会在两校区间互换三分之一的师资,使得陡沟小学的23名教师全部到经十一路小学轮训了一遍,教师的教育观念、精神状态均有大幅提升。如今,陡沟小学的常规教学和管理与城区学校相比毫不逊色,甚至个别农村班级的测试成绩已超过城区学校。这是市中教育“集团化办学”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城郊学校的新策略。
  谈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就不得不提市中区的“集团化办学”。2013年4月至今,两年凤凰彩票,该区教育集团数量已经由最初的9个成长为现在的20个,集团校已达55所,优质资源覆盖面达83%,实现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的目标。
  集团化办学不仅让城郊学校有了质变,更让新建学校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市中优质教育的生力军。为让育秀小学、育秀中学、泉景中学等新建学校赢在高起点上,市中区通过“名校+新校”模式,将其纳入“集团化办学”范围。育秀中学、泉景中学等与所在教育集团的“领军学校”育英中学、实验初中在生源上虽然有差距,但是在集团“领头羊”的带领下,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家长心目中的“热点品牌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集团化办学的不断深入,市中教育人找到了更多打破资源墙、拓展教育空间的办法。经五教育集团把经五路小学丰富的课程体系同经纬小学现代化的场馆结合,让经八路小学、经九路小学的学生到经纬小学学习游泳、击剑等高品质课程,使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了集团内共享。
  如今,“集团化办学”不仅赢得了家长的认可,更实现了“新建校建一所成一所,潜力校改一所强一所,农村校抓一所带一片”的教育目标。
在五大高校建立师训基地
两年2000多名教师完成“充电”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要抓住人才这个“牛鼻子”,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在这方面,市中区教育局所担当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千方百计当好“沃土”。他们把2015年定为市中教育“人才培养年”,为教育新跨越储备足够的“软实力”。
  在教师培养上,市中区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将教师培训作为送给教师最好的“福利”。为让学校干部教师享受到高层次的培训资源,市中区先后与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浙大五大高校联合建立了师训基地,教师按照安排可以到高校“充电”。2014年至今,已有834人次城郊学校教师及1350人次城区教师外出学习,城郊教师基本实现百分百外出轮训。他们还建立了市中名师库、拔尖人才库,开展“对话名师”活动,7位省级名师、17位市级名师参与交流,促进了全区城乡教师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6月9日,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以《教育是什么》为题,与市中区550余名干部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智慧,引起了在座干部教师的广泛共鸣。据悉,仅今年上半年就有李希贵、边玉芳、毛振明、沈祖芸、郑杰、祝郁等多位享誉全国的教育名家走进市中区,与市中教育人交流教育心得,传授前沿的教育理念。
  “教师视学校为自己的家,有自己的专业追求,所以能够用心做好。学校需要思考的是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什么平台。只有把专业发展指向人,我们的教育发展才是最长远的。”济南实验初中校长孙金葵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