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深化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 焦芸)近年来,威海市不断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支持保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
  2015年,威海市教育局联合残联、卫生局等部门,成立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和咨询委员会,免费为残障儿童进行鉴定,提出适合残疾儿童的教育建议。各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一人一案”,安排适合的教育形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2006年开始,威海市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做出明确规定,全市建立由市教育局、特教学校、各学区、随班就读重点学校构成的四级管理网络,构建由特教行政干部和特教教研员、特教学校巡回指导教师、随班就读重点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三级教学研究和指导网络。全市4所特教学校作为区域内的特殊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和康复指导中心,充分发挥骨干作用,承担区域内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工作。
  据了解,为了让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享受到个别化教育和更全面的康复训练,威海市要求到2016年底前,随班就读残疾儿童达到8人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应设置资源教室,不足8人的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康复训练设备。目前,全市3所随班就读残疾儿童达到8人以上的中小学均设置了资源教室;197所中小学全部建成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厕所和洗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