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5周年:四大数据描绘职业教育发展稳健步伐

    本报综合消息 “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助学金覆盖率接近40%”、“职业院校生师比趋向合理”……近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期评估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描绘了近5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稳健步伐。
  职业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免学费和学生资助政策覆盖面扩大。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立高职生均拨款制度等措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享受免学费政策,占在校生总人数的91.5%。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据统计,职业院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职业院校正在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生师比日趋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出台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措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生师比日趋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全国建成职教集团超过1000个,吸引了近3万家企业参加,覆盖了60%以上的职业院校。自从2010年以来,集团化办学数量及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共组建了62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有165家单位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