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峄城区:校车运营让学生安全多一层保障

  本报讯(记者 胡乐彪 通讯员 孙晋之)“以前,孩子坐‘黑校车’总让人提心吊胆;现在,有了正式的校车,我终于放心了。”日前,家住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大辛庄村的村民颜廷富,见到记者高兴地说。与颜廷富一样,该区很多学生家长深有同感。

  针对部分个体“黑校车”在接送学生上下学过程中,不按规定用途使用、随意变更行驶路线甚至超速超员,严重威胁学生乘车安全的情况,2015年秋,枣庄市将峄城区确定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提供校车服务试点区。

  “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联合市汽车运输公司成立了‘峄城区校车服务公司’,具体负责校车运营。”该区教育局局长孙中军介绍说。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区里投入400万元购买了10辆“大鼻子”校车,先期在西部的榴园镇、阴平镇和古邵镇3个镇试点运营。校车服务采取“统一运营,政府补贴”方式,由政府对乘车学生按每人每天3元的标准补贴,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据悉,为确保校车安全运行,该区不断探索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工作,实行“定线、定员、定座”管理,基本解决了3个镇离校2.5公里外学生交通问题,受益学生800余名。

  据了解,该区还联合峄城区汽车运输公司,在东部路况较好的底阁镇、峨山镇和吴林街道,为离校较远的学生专门开通了上下学专用客运线路,并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固定车辆班次,做到早送、晚接学生。

  “目前,这3个镇街已开通学生专用线路3条、客运车辆6部,惠及4所学校的300余名学生,基本满足了大校、大村学生的交通需求。”孙中军说。下一步,区里将根据学生乘车、校车停靠的实际需求,配足配齐国营校车和客车,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立校车停靠站点、标识,划定运行路线,让学生远离“黑校车”,为学生上下学安全增设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