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调的“无悔课”还是免了吧
程骞
近日,西安某高校开设了一门“青春无悔课”,要求女生填写承诺卡,宣誓拒绝婚前及婚后婚外的性行为。(据人民网)对此,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更多人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估计是“签了也白签”。再说,女生签了,那男生呢?从课程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似乎更容易看清事情的实质与利弊。
笔者认为,既然是课程,那就必须按照国家对课程的要求及课程科学规律审慎开设。但这个课程开设得有点儿不着调,向亲朋好友庄严地填写承诺卡,向师生郑重地宣誓,保证的内容竟是“拒绝婚前及婚后婚外的性行为”。可问题在于,这是大学该管、能管并管得了的吗?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育人,育人的关键是课程。学校课程的开设至少需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于法有据,于规可稽;二是遵循国家课程纲要精神及相关的基本要求;三是符合人们对社会公德和学生道德的期待与要求,符合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四是合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自身规律;五是要经过学术权威机构充分论证,认真评估该课程开设是否具有可行性与可以预见的实际效果。但该做法与课程开设的基本原则似乎不沾边,反而让人觉得如此要求学生承诺和宣誓,更像一种“宗教”式的强制性要求,无涉法律与各种科学规律。而且,此课程有对学生的道德说教甚或道德绑架之嫌,还有点歧视女性的“封建礼教”味道。此举无益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无法达到课程开设之目的。
让女学生保证坚决拒绝婚前、婚后婚外性行为,用填写承诺卡、宣誓的方式,笔者认为远不如抓好学生“三观”教育更有效,后者才是根本。青年人的“三观”正确了,何愁学生没有正确的爱情观和性爱观?学生素质提高了、男女观和对性的思想认识端正了,对青年人不良性行为的担心便是多余的。
当然,应该看到,学校此举的初衷是善意的,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也是必要的,对此应给予肯定。但任何善举只有合理合法又合情,才能取得真正的“善果”。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