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岛区推进四项机制打造中职“金蓝领”
发布日期:2017-01-1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68次
本报讯(记者 孙军)近年来,青岛市黄岛区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城市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四项机制”,实现本区域内职校学生“升学有优势、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
一是推进职教专业与产业同步发展机制。结合本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黄岛区加快涉海、涉港类专业和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影像与影视技术等新专业组群建设步伐,专业总数达到41个。其中,山东省品牌职教专业1个、山东省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青岛市级骨干专业4个。黄岛区率先试点现代学徒制,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在区域实施研究”子课题的青岛市唯一试点区市,1个专业成为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所学校、5个专业、11个合作单位被确定为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试点专业和合作单位。构建教育、培训实训、实践孵化“三位一体”的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区内2所职业学校被认定为青岛市创客试点学校,建立创客工坊、创客空间5个,有400多人加盟少年创客,开设网店74家。二是推进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实施中职与高职一体化贯通发展,4所示范校与高职院校开展“三二连读”专业和“五年一贯制”联合办学,与青岛理工大学开展“3+4”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普通本科分段培养。深化春季高考教学研究,深入开展职普融合贯通试点,打破了中职学校学生升学的“天花板”。强化日常技能训练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相结合,抓好国家、省、市和学校四级职业技能竞赛,开展“技能节”,广专业、全覆盖,全员训练,为学生打造锤炼技能的多元平台。强化人才培养激励,黄岛区委、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高技能人才、指导教师和团队给予奖励,以激发学校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2015年,拨付奖励资金79万元;2016年,拨付156万元。
三是推进教学改革研究及“双师型”教师建设机制。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应用研究,14个课题被立项为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推行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和德国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精品课程、微课程和信息化等各类教学比赛活动,打造精品课程与课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的《绿色技能校本开发》课程在APEC“职业教育系统开发绿色技能”项目结题会上被当作典型予以推广。做好国家级骨干专业教师培训和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聘请行业大师进校园,落实特聘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培养专业建设领军人物。先后选派27名骨干教师赴德国培训,组织由德国专家授课的教师培训15期,打造具有国际职教水平的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是推进职业教育中外合作交流机制。黄岛区大力发展具有德国元素的职业教育。目前,已实施德国专家青岛流动工作站、教育部“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助推计划”、欧洲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大中华区培训中心、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青岛职教师资培训中心等一批卓有成效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引进AHK机电专业证书、德国汽车专业课程等国外职业教育资源。本区域内职业学校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59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构建以对话交流、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师生互派为主要形式的深层次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格局。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