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设立首个校园“非遗传习基地”

  本报讯(通讯员 王昌军 王夫珍)活灵活现的童话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蔬菜水果、调皮可爱的小动物……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些泥塑作品竟然出自学生之手。近日,邹城市在该市第一实验小学设立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近年来,邹城市中小学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采取设立校本课程、成立文艺社团、举办兴趣小组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二实小“阴阳板”、孟子小学“成人礼”、后南宫小学“剪纸”等特色课程。
  邹城市第一实验小学建立了泥塑教育专题教室,与市文化馆“联姻”,选聘非遗传承人作为客座讲师,定期组织开展授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