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教育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新旧动能转换

  本报讯(记者 孙军)3月5日,青岛市教育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专题会议,围绕教育系统如何参与和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进行了学习和研讨。
  会议研究认为,参与和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既是服务城市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也是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要继续扩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聚焦青岛市重点产业的需求,持续引进理工类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吸引更多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来青岛开展教学和科研。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科教新城等已签约的高校校区。推动一批研究(生)院初步建成并招生运行,进一步吸引集聚和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强化支持基础良好、青岛急需、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和新增专业,加快构建与青岛现代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支持引导各高校围绕重点产业建设相应的高端智库、研究机构及创新创业空间,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政校企多方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强化协同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力度。
  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重心,明确政行企校“四位一体”的体系架构,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完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着重实施教育与产业布局优化工程、中高职贯通培养工程、职业培训做大工程、“十百千万”工程、现代学徒制推广工程、“双导师”队伍建设工程、教育型企业培育工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设工程、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九大工程。
  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人才和科技的中外融合。出台并落实《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来青岛合作办学;做好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发放,提高来青留学生教育数量、质量和层次;加强在青高校与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共同创办高层次科研合作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普通中小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和国际友好交流,拓展与国外友好城市的合作交流渠道;加快中等职业学校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办学,提升国际化水平;拓宽中小学教师培训渠道,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
  与会人员认为,要参与和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就要有更高的工作标准,激发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服务。同时,要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轻负高效”青岛义务教育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