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重点建设工程筑牢教育均衡发展基石

  本报讯(记者 商荣宾)“在寿光,最美的建筑是校园。”许多到寿光参观考察者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该市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倾力支持教育,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2008年投资4亿多元新建了寿光一中,并且投资5.26亿元进行学校新建、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又启动了中小学重点建设工程,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筑牢基石。
  在寿光城区东部的弥河西岸,一所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1亿元,可容纳近7000名中小学生就读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建桥学校正在建设之中。学校设计本着“生态校园、理性秩序、传承文脉、情感空间”的理念,校园处在蓝天、碧水、绿林之间,预计明年8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
  “在自己的村头,孩子也能有好学校上了。新小学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学校差,现在的孩子真有福气!”在地处该市北部盐碱滩的羊口镇寇家坞小学建设工地附近,一群前来观看的村民兴奋地谈论着。该镇投资1000多万元的寇家坞小学,建成后将为周边几个村庄的孩子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该镇党委、政府把中小学布局调整作为大事来抓,把改善办学条件与学校布局调整有机结合,2007年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羊口初中,把全镇3处初中整合为1处,3处初中原校舍改办成了高标准的小学,全镇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寇家坞小学的建设,将进一步优化该镇小学教育资源配置。
  “办好农村教育,是送给老百姓最好的大礼。”侯镇党委、政府一直把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每年都为教育办几件实事、好事。今年,侯镇投资1000多万元的地沟小学和岔河幼儿园建设基本完成,漂亮的校舍成为绿色田野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高标准的岔河社区幼儿园后续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预计总投资500万元。该镇中小学图书、实验仪器、微机等内部设施配套建设也正在进行之中,目前已投入资金111万元。
  在寿光,村居办学的积极性有增无减,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观念深入人心。“把最好的地方留给学校,把最好的条件留给孩子们。”在台头镇郑辇村,村党支部和村委把处在村中心位置、交通方便的办公大院腾出来办幼儿园,并且由村里投资100万元,目前该园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化龙镇裴岭村是全国著名的胡萝卜之乡,经济基础比较好。该村在村东拿出35亩土地,投入600多万元资金建设裴岭小学,目前该小学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今年8月1日将竣工投入使用。侯镇地沟村拿出村前75亩土地,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学校。洛城屯田村为建设屯田小学,拿出种大棚的60亩土地,并投入建设资金400万元。
  圣城街道投资2600万元的东关小学建设前期相关工作完成,最近动工建设。洛城街道分别投资500万元、1200万元新建三中教学楼和屯田小学。营里镇投资600多万元扩建中心小学、新建幼儿园,打造营里教育新片区,全力构筑教育发展新格局。古城街道投资600万元新建学生公寓,在北洛中心社区新建一处高标准幼儿园。文家街道、稻田镇都投资超过100万元改造校园,使校容校貌发生很大变化,推进了教育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一大批中小学校重点建设工程,在寿光大地上雨后春笋般崛起。  
  寿光市采取现场观摩点评、定期调度、重点工程建设成绩纳入年终督导评估成绩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中小学重点工程建设,为进一步优化全市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奠基。截至目前,寿光市中小学重点建设工程已投入资金近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