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校官”要过校务质询关

  本报讯(通讯员 刘智峰)“上个月的财务报表至今还没有公示,是怎么回事?”“这个星期的教研工作为什么没有开展?请解释一下。”5月31日下午,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中心小学“五询五查摆,一报一测评”质询会现场,老师们的声声质询,弥漫着不留情面的“火药味”。20余名教师在听取了校长、报账员、理财小组组长的述职述廉报告后,就学校工作开展情况、校务财务公开等提出7个问题,学校管理干部分别就相关问题一一作答。“有时老师们的质询单刀直入,所提问题尖锐,作为学校领导干部,干不好工作,不清正廉洁,还真不行。”被质询的该校报账员魏新军如是说。
  东营市东营区为推进廉政校园建设,深化校务公开,实现学校管理过程零距离监督,让广大教师真正拥有发言权、知情权和参与权,今年推出了“五询五查摆,一报一测评”校务质询制度。校长、报账员、理财小组组长等学校中层以上主要干部每季度都要接受教师代表质询一次。“五询”即质询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学校资产(含教学资源)管理使用情况、学校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帮助师生解决困难和问题情况、校务财务公开情况;“五查摆”即查摆教师知情、教师参与、教师决策、教师监督、教师满意的落实情况;“一报”即由被质询的对象报告自身履职守廉的情况;“一测评”即对被质询的对象进行测评,测评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区共召开校务质询会40场次,群众提出质询事项85件,学校领导干部当场答复78件,限期整改答复7件,化解各类苗头性、倾向性信访问题5件。
  实行校务质询制度,加强了教师与教育干部之间的沟通,有效化解了干群矛盾。同时,通过质询活动,广大教师实现对教育管理干部的面对面监督,促使教育管理干部公道办事、廉洁自律,为创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