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教研强化平等合作服务意识

  本报讯(通讯员 王教爱 宋晓亮 记者 鹿培波)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胶州教研部门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立足于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强化全体教研员的服务意识,提升研究和指导能力,引领全市城乡8000多中小学、幼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教研模式,不断激发出教师的教育智慧。
  胶州市教研部门提出了“研究、服务,领先一步”的服务理念,要求教研室转变职能、教研员转变角色,彻底清除官本位意识。在这种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他们认真落实了教研工作“三个转移”和“三个走进”。“三个转移”即:课题研究前移——课题研究先于课程改革实验的进程,以点带面,指导全市的课改实验;教研重心下移——教学研究延伸到最基层和最偏远的学校,使新课改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新的契机;教研中心转移——从研究教材为中心向研究教学行为方式为中心转变,从研究教师教法为中心转向研究学生的学法和发展能力为中心。“三个走进”即:走到学校——深入课堂,进行教学现场观察和行动研究;走进教师中间——与教师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读懂教师的职业感受和发展需求;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感知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发展需求。今年,又实施了“以教研员的教学指导力,促进领导干部的教学领导力,从而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执行力”的“三力工程”,开展了“教学领导力发展论坛”和“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专题教研活动。
  为更好地解决农村教研专业引领断层、教学研讨周期太长的问题,胶州市教研部门通过“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全面辐射、城乡互动”的工作思路,建立起学科骨干教师工作室“三个一”活动制度,构建起“市——镇(办事处)——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他们还开展“教学示范学校开放周”活动和各镇骨干教师“教学开放日”活动,为广大农村教师创造学习机会。以城乡教师“骨干引领、区片联动”和“同课异构、异课同构”为载体,组织骨干教师到农村送课,提高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开展课题研究协作体活动,以当前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课题,以自愿申报、优化组合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让参与研究的教师切实感受到课题研究与问题解决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