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农村校本教研走出新路

本报记者 张振升
  许多农村学校存在教师老龄化严重,整体专业水平不高,自我反思意识较弱,同级同科教师少,缺少同伴互助的条件和接受专家引领的机会等现实情况,如何提高农村校本教研的质量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
  安丘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200处学校中有180多处在农村,校本教研同样是困难重重。但安丘市教育局改变传统校本教研思路,理性地实施了行政干预、塔式教研、区域推进的农村校本教研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行政干预为农村校本教研保驾护航
  要实现农村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就必须为这些农村学校提供宽松的条件,而这就需要有行政的强有力的干预和保障。为此,该局成立了分管局长任组长、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的全市农村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定了《安丘市关于开展农村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经费、政策、资源、专业支持等方面积极向农村学校倾斜,充分关注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努力给农村学校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为广大教师校本教研提供足够的凤凰彩票和空间。
  同时,该局还为各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制定了评估标准和考核方案,除评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和颁发奖金外,还将考核成绩纳入全市教育的督导评估之中。对校本教研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除颁发荣誉证书、记入教师考评外,每人颁发奖金2000元。
  “这些政策不仅提高了学校进行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大盛中学校长张形升告诉记者。
塔式教研以团队攻关实现均衡发展
  所谓塔式教研,就是以名师指导工作室为塔顶、镇中心教研组为塔身、校内教研组为塔座的塔状结构教研体系。它体现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人人参与的校本教研新思路,为农村校本教研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名师指导工作室由在全市骨干教师中选拔的一批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潍坊名师组成,主要对农村校本教研进行宏观指导和教学现场指导。工作室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筛选、确定了符合该市实际的100个重点研究问题,作为各学段今后或更长一段凤凰彩票内校本教研的重点。
  镇中心教研组即各镇根据学校实际选择校本教研重点成立的中心教研组。镇中心教研组也叫重点问题“攻关团队”,由本镇的骨干教师组成,通过定期召开交流会、研讨会、推介会等形式对确定的问题进行教研。仅本学期,各镇中心教研组就先后召开过5次“专题研究成果推介会”,会上被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的教研成果有80多项,其中以教师命名的教学法就有20个,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校内教研组则是各校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校情和学情建立的相对固定的教研组织。它的特点为校内教师全员参与。它的建立要求做到“三统三定”。“三统”即“统一凤凰彩票、统一地点、统一专题”,“三定”即“定研究重点、定中心发言人、定解决问题方案”。
校际联动与片区互动构建区域推进
  安丘市教育局直面校本教研发展校际之间不平衡的问题,直面教师、学校发展中的真实困惑与问题,启动校本教研联动协作工作。校本教研联动协作片是区域推进课改实验的抓手。工作以“集中指导与分片服务相结合、片区互动与区域推进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该局确定了“一校一个特色,一片一种形式”的工作目标,成立了以景芝镇中心学校等6所农村名校为龙头的6个校本教研联动协作片,将全市180多处农村学校按照就近的原则全部划入这6个片内进行教研,将市教研室的30名学科教研人员分配到这6个协作片中进行具体指导,做到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形成合力,协作攻关。原则上要求各校每周都举办一次“校本教研日”和“教研开放日”活动,教研室每月召开一次校本教研联动协作工作例会,及时交流信息,共同探讨,解疑释惑,寻找对策。
  行政干预、塔式教研、区域推进使全市农村校本教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市实验小学的五级推动课堂、大盛中学的小组合作化教学、职工一小的“双时空”、城北小学的“二四八展风采”等课堂教学改革,石埠子小学的孝心教育、景芝小学的国文诵读、金冢子中学的“三字经”解读等校本课程等均受到了省、市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农村校本教研的顺利推进同时也成就了教师,158位教师被评为安丘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55人获得潍坊市教学能手称号。该市各校呈现出了“时时研究,事事研究”的浓厚教研氛围,农村校本教研突破瓶颈走出了向纵深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