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名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

本报记者 陈德亭
  淄博市临淄区之所以在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2010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缘于该区近来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动作频频,亮点很多:投资高达5亿元的临淄中学和城区西部小学建设进展顺利,新一轮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大幕拉开;代表淄博市高标准地迎接了省教育督导综合验收,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复评,并被确定为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区,为淄博的素质教育树起了一块“样板”;以“教育科研年”为引领,成立了临淄区教育发展研究会,抢占了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德育体系建设、理想课堂建设、书香校园建设、标准化学校建设、平安校园建设“六大工程”,全区各级各类教育继续高位均衡发展……
  “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让临淄的每名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淄博市临淄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林涛如是说。
布局调整:
强势拉动教育均衡发展
  寒冷的冬日,在临淄中学施工现场林立的脚手架中,一座座大楼正在一点点拔高……作为2009年的最大工程,这所学校的建设对临淄教育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9年3月10日,全区上下广为关注的临淄中学正式动工兴建,工程占地405亩,计划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将于2010年投入使用,确保2010年秋季按时招生。同期,投资5000万元的城区西部小学也正按计划施工当中。“这两所学校的建成与投入使用,对改善城区教育资源紧张状况,对推进全区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都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孙林涛说。
  此前,临淄区拥有高中7所,其中市属1所、区属5所、民办1所。由于种种原因,各校发展不够均衡,布点分散,也造成了师资、生源的分散,形不成合力,影响了高中段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另外,随着城市的不断增容与扩张,城区初中、小学又出现了严重不足的情况。为解决城区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各校只好靠扩大班额和占用功能教室来满足城区学生的入学需求。临淄区以临淄中学的建设为龙头,启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临淄中学建成后,目前现有5处区属高中将全部合并到临淄中学,现有区属高中将全部改为初中,部分乡镇(街道)初中改为小学,小学则改成幼儿园或乡村少年宫。
  与此同时,临淄区进一步加快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内部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全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09年,临淄区先后投入484万元对全区10所农村中学实验室和27所农村小学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投入96万元完成了4所农村中学和27所农村小学的仪器配备工作,有2所学校筹措资金改造了塑胶跑道。2009年暑期,全区各校还投入近1000万元,实现了农村初中以上学校多媒体进教室,其中13所学校新上了电子白板。目前,已有10所学校完成了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
理想课堂:
抢占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临淄教育如何才能实现从优质到卓越?其增长点和发展点又在哪里?
  临淄区把课堂教学改革称之为教育的“核聚变”。孙林涛说:“学校以教学为核心,教学以课堂为核心。我们坚信,只有课堂的‘核聚变’,才能促进师生生存状态的改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基于这样的思考,临淄区从2006年开始区域推进理想课堂建设,出台了《临淄区关于加快理想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掀开了全区构建理想课堂的序幕。为了营造理想课堂建设的大氛围、大环境,临淄区采取了高中、初中、小学“三段”齐头并进,基教、幼教、职教“三教”协调推进的全员参与战略,理想课堂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涌现出一批典型学校。如高阳中学的信息化高效课堂、辛店中心校的教师学科知识构建、临淄三中的“三案”教学等。
  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临淄区区域整体推进理想课堂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2009年上半年,淄博市课堂改革研讨会在临淄召开。同年4月26日,全省教学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临淄区理想课堂建设经验成为会议的一大亮点。
  为进一步推进理想课堂建设的深入实施,日前临淄区又在全区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了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课型”练课达标活动,受到各学校任课教师的普遍欢迎。临淄区希望以此为契机,努力培植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课改典型,继而带动临淄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团队建设:
为教师专业化成长“蓄势”
  近年来,临淄区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制定下发了《临淄区2006~2010年教师教育规划》、《临淄区中小学校长研修实施方案》、《临淄区中小学学科教师岗位培训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保证了教师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临淄区通过教材通研、岗位培训、校本研修、外出学习等方式实施了全员参与的学科教师岗位培训,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村骨干教师进行远程培训,整体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据统计,2009年,临淄区累计培训教师20266人次。该区下发了《关于组建临淄区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团队的通知》,强化了名师团队建设,组织全区初中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语文3个学科的143名名师培养人选先后到华东师大、北京教育学院进修学习,收到明显成效。2009年,临淄区有2人被授予“齐鲁名师”,4人被表彰为省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8名教师被表彰为市优秀教师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丽华老师连续获得“齐鲁名师工程建设人选”和“年度教育创新人物(班主任系列)”。区教育局被评为全国“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临淄区开展了城乡学校、教师对口支援、支教,城区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和新教师分配倾斜农村等政策。近年来,临淄区安排了10余名区内义务教育段优质学校分管校长或主任,到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从事管理工作,其中有4人担任校长。同时,分两次组织薄弱学校中层领导20余人,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2006年以来,每年都选派60名左右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近年从招考新教师中补充到农村中小学314人,占招考总人数的75%。2009年,还对城乡、乡镇间45名教师进行了科学调配,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缺编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