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船,人民满意是岸

高平熙
  这些年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但应试教育与教育行政化积弊犹存,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化任重道远……在此现状之下,“修修补补”式的改革措施难以带来根本性的教育改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渴望。教育部也正是着眼于目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及热点问题,带着推动教育发展的神圣使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重要举措,显示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高度关注,表明各级政府真正洞察了“教育是百年大计”和“教育是人民的教育”的本质,找到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归属。
  让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办教育为人民,办教育老百姓说了算。这次教育部在制定《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先后开展了11个重大战略专题、36个重大问题的调研,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1500余次,参与人员23000余人次,形成50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2009年1月至2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210多万条。文本初稿形成后,先后4次大范围征求意见近5000条。教育是船,人民是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本着按照人民意愿办教育的原则,找到了教育发展的动力所在,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让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让教育发展指引有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还存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为此,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教育规划势在必行,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这次出台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既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给教育发展以方向指引;又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教育是船,《规划纲要》是旗帜。《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的出台,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找到了发展方向和工作依据,教育发展再扬新风帆。
  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教育是船,人民满意是岸。只有真正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真正从广大群众的利益出发办教育,才能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党和国家高瞻远瞩,顺应时代潮流,出台了《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这必将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将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