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村教育的“样板”
发布日期:2010-03-1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820次
本报记者 胡乐彪 通讯员 张毅 宗明哲
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大郭庄小学校长赵传军讲起学校几年前的情形,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时,低矮狭窄的校舍、坑坑洼洼的道路、陈旧杂乱的内部设施,曾一度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如今,这里通过危房改造、三亮三改、名校带农校、名校带弱校等工程,已建起花园般的新校园,逐步缩小了与城区学校的差距。而这,只是该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政策支持,让均衡发展成为可能
市中区环绕枣庄老城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但相对于城区漂亮的校舍,农村学校破旧的瓦房显得格外不协调。
教育要发展,农村是关键。为此,市中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的发展目标。该区财政部门把教育投入列为“第一财政预算”,在保证教育经费的同时,还将公用经费分配重点向乡镇农村学校,特别是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近年来,全区教育经费投入达4.7亿元,大量资金的投入,有力支撑了全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9年,市中区将危房改造项目、改造薄弱学校作为全区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来抓,重点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校舍1.31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1.5万平方米,并在27所学校实施了“三亮三改”工程。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办学环境,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基本一个样。
城乡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缩小校际间的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想办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抓好薄弱学校的师资问题。”区教育局局长孙义忠介绍说,他们在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提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理念,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针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增多、区直学校生源急剧增加的实际和农村学校缺乏骨干教师的现状,该区提出并开展城乡教师“互学互促双提高”活动,采取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城区教师到缺编乡镇支教等措施,缩小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与此同时,该区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并选派教育干部到农村学校任职,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从2007年开始,该区每年派出150名左右城乡教师交流任教,选派范围涉及城乡近70所学校。
据了解,该区要求城区学校建立业务对口指导制度,每学期选派不少于3个学科的名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到对口交流的农村学校定期上示范课、指导课,并举办业务培训或业务讲座,定期参加对口交流学校的教研活动,指导集体备课,并规定每学期每学科不少于3次。
为激励更多的教师投身城乡交流活动,该区还规定,对完成对口交流工作一年以上、考核鉴定为“称职”及以上等次的教师,在推荐晋升或聘任高一级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先树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城镇中小学教师参评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参评特级教师等必须有在农村支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区教育局对支教人员每人每月给予100元交通补助。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犹如一条鲇鱼,对推动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影响巨大。
近三年来,该区每年拨出60万元用于教师培养培训,根据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实际水平,采取参与式、问题式以及校本研究等培训方式,共对1000余名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开眼界、增见识、换脑筋、长智慧、促思维”,切实推进了城乡教育管理水平的均衡发展。
三个带动,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学生之所以择校,主要原因是城区学校的特色教育比较发达。为让更多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尤其是让农村的孩子也有机会发挥潜质,2007年,市中区在七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把市中打造为优质教育资源密集区的工作目标。围绕推进这一目标,该区实施了“三个带动”。
特色带动。该区实施了“一校一品”工程,利用三年左右的凤凰彩票,推出20个有特色的学校。区教育局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指导学校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打造有特色的办学模式。现在,文化路小学的社区教育特色、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君山路小学的安全管理特色、回民小学的民族教育特色,不仅展现了教育品牌魅力,而且使全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
课改带动。该区实施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改革,让每天的一万节课堂都成为有效课堂。2007年11月,“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该区举办。枣庄四十一中为龙头的全区初中“学案导学”模式、红旗小学的分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光明路小学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等,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质量带动。该区不断完善学校教学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实绩考核制,积极推行“一校一章程”的标准化管理,开展多形式的跨校、跨学区、跨乡镇联合教研活动,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定期举办高质量的备课会、调度会和分析会,促进了全区整体教学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短短几年间,市中区已建成中小学省级规范化学校18所、市级规范化学校57所,其中农村学校分别为7所、42所。省、市级规范化学校比例居全市第一。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