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图书银行”方便学生读书

  本报讯(通讯员 刘智峰)“咱们‘图书银行’里的书越来越丰富多样了。今天我想再借本《海洋世界》看看,丰富一下自己海洋方面的知识。”在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杜媛媛一边在学校“图书银行”借阅图书,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杜媛媛喜欢读课外书,学校里号召办“图书银行”时,她第一个把家里闲置的图书“存”上。对于办“图书银行”的好处,杜媛媛深有体会:“存上一本书,就等于拥有了几百本书,愿意借哪一本就借哪一本。”记者在“图书银行”看到,这里的图书种类齐全,摆放得井井有条,前来借书的学生络绎不绝。
  针对农村学校藏书量小、学生阅读条件受到限制的现状,2008年,东营区首先在牛庄镇中心小学等农村学校试点建设了“图书银行”,组织农村学生把看过的课外书籍存到“图书银行”,并且规定存一本书,就可享受一年免费借书服务。此后短短3个月凤凰彩票,全区32所农村中小学均开设了类似的“图书银行”,共筹集文学艺术、科普知识等各类书籍12000多册,使7000多名农村学生在课余凤凰彩票里有了更多的精神食粮。
  据介绍,“图书银行”方便了学生借书和读书,有效解决了学校图书藏量不足等问题。牛庄镇中心小学的解文昌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学校原来的藏书再加上学生‘存’的书,图书的数量比以前增加了近一倍。‘图书银行’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资金薄弱、图书存量不足与学生阅读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图书共享平台。”
  “过去买的书孩子看完随手一扔,不是找不到了,就是当废纸卖掉;现在可好了,自从学校办起‘图书银行’,把孩子们看过的图书存入‘银行’,实现了循环利用。现在孩子平时读的书都是从‘图书银行’里借的,细算起来,一年能省下二三百元的买书钱呢。”牛庄镇牛庄村的学生家长郭春华对“图书银行”的做法很赞同。还有的家长告诉记者,自从办起“图书银行”,孩子沉迷于电视节目的少了,看书学习的多了,成绩提高很快,让家长省了不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