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沂蒙职业教育的一首抒情诗
发布日期:2010-04-2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819次
本报记者 胡怀旭
2009年10月29日,临沭县职业中专沐浴在阳光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该校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虽然已过去近6个月,校长李守贵今天回忆起来依然沉浸在幸福之中。在他的脑海里,温总理亲民、爱民的一言一行历历在目,温总理的每句话都是那么的暖人心,温总理和师生们合影的镜头永远定格,总理的关怀仿佛就在昨天。
当李守贵向总理介绍学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时,总理笑着说:“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就业教育,要让学生入学即就业,给学生及其家长吃一颗定心丸。一所农村职业学校办成这样,很不错!”
2006年春天,李守贵从一所乡镇高中学校调到职业中专担任校长。虽然以前在这里工作过几年,但他还是感到了无形的压力:教学设施破旧,学生难管理,教职工人心涣散,学校债务负担沉重……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受到来自社会的无形歧视。当时的一句顺口溜这样唱道:“一流学生上高中,二流学生去打工,三流学生上北山(因职业中专在县城北苍马山)。”面对这样的一个“百废待兴”的局面,李守贵没有豪言壮语,而是把决心下在了心里:一定要干出个样子,一定要让职专的师生幸福、快乐,活得有尊严!
学校不景气,根子在人心,扭转局面的关键在管理。上任第一件事,李守贵把重点放到了建章立制上,建立了130余项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编制了10余万字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比如,他针对职校学生特点,制定了《学生德育千分制量化考核办法》,重点强化对学生的做人教育、养成教育,使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呈现喜人局面。其做法相继在全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他在校内设立了10个“校长信箱”,在校园网上公布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和手机号码。每年接收师生来信600多封,每一封他都做到及时批办,力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2007年3月,李守贵得知电器班的学生因缺少电子维修器材,无法很好地进行实践操作,便迅速安排教务处落实。第二天,学校就把一口微机室改为电子维修实验室,使学生进行实物操作有了好去处。
学校自1976年建校以来,办公、生活用水一直靠井水维持,历史上曾经多次因缺水而无奈停课。为让师生喝上卫生的自来水,李守贵多方奔走。2009年春,县委、县政府将职专通自来水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决定拨款100多万元把自来水引到学校,并投入590多万元铺设管道把学校的污水送到县污水处理厂,彻底解决困扰学校多年的供、排水问题。2010年元旦前夕,哗啦啦的自来水在校园流淌,师生终于圆了自来水梦。几年来,李守贵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近2000万元。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楼、餐厅拔地而起,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110所职业院校、双证互通试点学校以及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
李守贵在教育教学上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推行民主式、小组互助合作式教学法。学校依托省编教材及教学大纲,按照“够用、实用”的原则自编的校本教材深受学生喜爱,提高了教学效率,被临沂市教科研中心在全市职业学校全面推广。2007级学生李新宇在全市计算机技术CAD大赛中一举夺魁,被授予临沂市“劳动之星”、“十大青年技工”、“新长征突击手”,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中职在校生。为进一步拓宽学校就业市场,该校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办学,先后和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合作。
一头连着企业,一头服务农村。在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同时,该校创新办学模式,在各乡镇设立了成人教育中专班教学点。这个被誉为农民村头“大学堂”的成教中专班每年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000余人次,为新农村建设发挥出积极作用。
“选择职业中专,致富道路更宽”、“一人学技术,全家都致富”,已成为临沭县家长和学生们的共识。2007年,高级焊工专业国际认证班首批15名学生到韩国大宇集团公司研修,不但掌握了先进技术,而且带回90万元的收入,让学生和家长尝到了上职专、学技术的甜头。近3年来,该校学生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年均带来近千万元的劳务收入,每年面向经济发达地区安置就业近2000人。以前是“三流学生”上职专,现在是“一流学生”也争着上职专。该校每年都超额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任务,目前在校生规模已达5000人。
为贯彻落实温总理的讲话精神,临沭县委、县政府针对该校发展启动了新的规划论证,决定投资2000万元用于实训车间、教学楼、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年“两会”上,改善职业中专办学条件,争创全国1000所示范职业学校又写进了县政府工作报告。
早春时节,省级旅游风景区苍马山正迎来一波又一波游客。坐落于其中的临沭县职业中专一片生机,校园绿树环抱,楼群错落有致,人工湖波光粼粼,一张张学子们的笑脸在绽放,教职工人心思上……短短4年,学校如青虫化蝶般发生了质的变化。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李守贵说,他要用自己的勤奋与智慧,谱写出沂蒙职业教育的一首抒情诗。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