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发布日期:2010-05-1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016次
本报记者 韩普生 张庆亮
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2010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9大专业31个项目中,全省17个市共有75人夺得一等奖,其中潍坊市就占了38人,并以团体总分第一的位次荣获唯一的团体一等奖,潍坊市教育局被大赛组委会授予特殊贡献奖。
其实,这一成绩的取得,在潍坊职教人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潍坊市职业教育教研室主任周林借女作家冰心的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周林说:“尽管谈不上‘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但是潍坊能有今天的成绩,却是我们创新奋斗的结果,外人也许看到的只是金牌,但金牌的背后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特别重视与关爱。”
早在2009年,潍坊市19所中职学校的83名选手就参加了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部11大专业39个项目的比赛,共夺得金牌24枚、银牌20枚、铜牌23枚,在全省17市中获金牌数占全省的26.4%,名列全省第一。
而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潍坊队参赛人数、项目、奖牌总数列全省17市之首。
有些地方的职业技能大赛,仅仅被看作职业学校的事儿,甚至只是学生和专业教师的事儿。而在潍坊,不仅教育行政部门参与组织指导,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进行部署协调。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称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国家确定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每年举办一次,是促进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重大教育制度创新。
2008年6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劳动部等10个省部级机构联合在天津举行。这次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共设774项,山东队获奖20项,其中潍坊商校有8项获奖。
全国大赛结束后不久,在不少地方还没回过味儿来的时候,潍坊市教育局常务会议决定,从当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
就这样,大赛由学生行为、学校行为,变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全国、全省都是学生技能大赛,潍坊则是“师生技能大赛”,既赛学生,也赛老师,两位一体、双管齐下。
2009年9月,潍坊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作的意见》。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和驻潍大中专院校及有关单位,要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人力资源强市和半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从更好地满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来认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作。
潍坊市政府同时决定,从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这样,技能大赛就不再单纯是学校的事儿、教育行政部门的事儿,而成了市、县人民政府的行为。
为此,潍坊市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政府还明确了部门分工和职责:市教育局负责大赛的业务组织与协调工作。市财政局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市级大赛经费和省级、国家级大赛的集训经费。市劳动保障局负责认定比赛选手的职业资格,授予比赛成绩优异选手“潍坊市技术能手”称号。市经贸委、中小企业局负责协调有关企业为大赛提供技术和经费支持,做好企业现场观摩和企业与获奖选手签订就业协议等工作,鼓励企业进行大赛冠名和长期赞助。市卫生局、信息产业局、交通局、建设局、贸易局、畜牧局、农业局等部门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市政府督查室对各部门的分工和职责进行分解立项,纳入对部门的年度考核。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以各种形式对成绩突出的学校、教师、学生,积极支持配合的部门、行业、企业及社会有关方面进行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技能大赛、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
覆盖全部职业院校的大赛制度,覆盖全市每所职业院校、每个专业、每个学生。所有职业院校每年都要定期举办校内技能比赛,使技能比赛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在层层推荐选拔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和全市每年分别举办一次大赛。所有驻潍高校均以学校为单位参加高校技能大赛,中职学校以县(市、区)为单位参加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市里组织并资助在全市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的项目参加全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面覆盖的大赛制度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练,显著提升了职业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技能大赛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衔接制度。该赛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实现有机衔接,根据比赛成绩由主管部门和鉴定机构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激励和引导学生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就业竞争力。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科学制订职业院校技能教学内容、技能大赛考核规范,充分体现当前行业、企业岗位技能特点。落实“双证互通”政策,推动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力争8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把职业院校师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和比例作为评价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技能大赛常态化基地建设制度。全市遴选20所与全市主导产业密切相关且实习实训条件好、教学水平高的职业院校作为全市技能大赛和日常训练的基地,校市、县两级财政在特色专业建设、充实实训实习条件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参与技能大赛、建设基地,鼓励企业通过大赛冠名、基地冠名等方式对技能大赛和基地建设提供经费支持。
技能大赛奖励制度。对在全市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院校、教师和学生予以表彰奖励,获一等奖的项目直接认定为市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经全市技能大赛选拔,代表潍坊市参加全省、全国技能大赛获一等奖的项目,分别直接认定为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特等奖,并对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分别进行奖励。对潍坊市主导产业专业比赛成绩优秀选手,由市劳动保障局认定后授予“潍坊市技术能手”称号。
以技能大赛结果为重要指标的人才培养状况社会发布制度。全市技能大赛结束后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各职业院校的参赛情况和获奖情况。大赛成绩作为评价县(市、区)教育事业发展和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及安排国家、省、市职教扶持项目的重要依据。校内技能比赛和推行“双证互通”、校企合作、教学评价、毕业生就业等情况定期向社会发布。
获悉潍坊市职业学校选手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连创佳绩,潍坊市委书记张新起批示:“再接再厉,努力打造潍坊职教品牌!”市长许立全要求:“驻潍各校应高度重视学生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动手能力更强,缩短由学校走上社会岗位的适应期。”
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了,技能大赛出成绩便是水到渠成。水到渠成的岂止是职业技能大赛。
潍坊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在全省技能大赛中居金牌榜首的潍坊商校,已经跻身首批候选国家级改革示范校,该校的美容美发、财会商贸等专业已成为全省同类专业中的佼佼者。
大赛促使职业学校加大投入,实训实习条件大为改善。2008年,潍坊市职业学校投入800多万元购买实验实训设备。2009年,市政府牵头主办技能大赛,全市投入2000多万元,其中潍坊科技学院一次投入450万元。
大赛调动了教师“既说又练”的积极性。2009年,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向技能大赛倾斜,职教部分中85%的指标用于表彰对技能大赛贡献突出的个人,引导学校和教师对培训工作空前重视。有的教师自己联系培训项目,有的教师自费参加技术培训。潍坊商校毛晓青老师因指导大赛成绩突出被表彰为全国职教名师,成为山东省获此殊荣的10人之一。
大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拉动了职校招生。中专生张永杰应聘到东方汽配集团会计岗位,淘汰了大专生、本科生,从50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2009年,全市中职招生数量比2008年增加1万多人,潍坊商校的汽车修理、烹饪、美容美发专业招生数量较以前提高了3倍。
大赛促进了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的转变。大赛体现了最新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各职业学校围绕“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开展行动研究,对全国技能大赛的内容、趋势进行分析,把课程教学和大赛要求结合起来,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寻求行业、企业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改善了实践教学与实训条件,开始向教学环境与职业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迈进。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