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阳区学前教育领跑一方

  本报讯(记者 孙军)眼下在一些地方,入园难成为学前教育的一大顽症,但在青岛市城阳区,孩子上幼儿园一点也不难。近年来,城阳区委、区政府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为宗旨,以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为重点,统筹规划,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了全区学前教育均衡、协调发展。2009年,城阳区被评为首批山东省10个学前教育先进区。目前,全区有各类幼儿园125处,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保持在98%以上,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入园难在这里已成为旧话。
    这样的好局面源于城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加强统筹管理,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区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学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今年年初,又出台了《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各部门、各街道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切实加强对全区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和组织领导,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为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该区坚持学前教育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投资”发展思路,明确区、街道、社区三级办园责任目标,积极推进布局调整、资源整合、规模办园、规范办园等工作,逐步形成以“区实验幼儿园为示范,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为骨干,社区幼儿园为主体,公民个人举办的私立幼儿园为补充”的多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另外,该区健全投入机制,不断扩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近年来,按照区、街道、社区三级办园责任目标,该区多渠道投资、筹资、融资。区政府投资800余万元建起了区实验幼儿园,各街道、社区投资8000余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50余处。2009年,全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2000余万元,各街道、社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新建、改建幼儿园伙房20余处,并完善内设配套,改善办园条件,有力提升了全区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区实验幼儿园被评为山东省示范幼儿园、青岛市十佳幼儿园,8个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创建为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目前,全区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2处,市级示范幼儿园46处,市级一类以上幼儿园比例达95.2%,位居青岛市前列。
    城阳区教育体育局局长王先良告诉记者,该区在解决入园难问题后,注重提升学前教育的师资水平,健全师资管理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关于深化学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学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园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合同制、岗位考评制和绩效工资制。该区通过考核评定、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等方式,优化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目前,全区有幼儿教师1455名,专业合格率达98%,拥有大专学历者达到8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实际,该区积极落实农村幼儿教师待遇,按照本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核发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并为其缴纳五项社会保险。2009年,全区农村幼儿教师人均年工资达17136元,社会保险人均年缴费6204元,进一步稳定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在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方面,该区加强对园长、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余万元,选派骨干园长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培训学习,赴上海部分名园挂职锻炼;在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建立师训基地,开展骨干教师培训;与青岛市16处名园建立研训结合关系,开展菜单式专题讲座、互动研讨、同上一节课、一课三研、带教等活动,为全区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了良好平台。近年来,全区有14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8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城阳区在办园模式上也有所创新。该区推出了“名园和社区园合作办学”模式,实施名园带动工程,支持鼓励名园输出品牌和管理,加快推进名园与社区园在硬件、师资、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满足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区实验幼儿园分别与惜福镇街道王家村社区、流亭街道杨埠寨社区联办幼儿园,走出了一条名园扩张的新路子。
  该区还大力建设“爱心幼儿园(班)”。这是该区针对外来人口多,其子女入园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情况而举办的。目前,全区有2~5岁流动人口(区外户口)适龄入园儿童4400余名。2009年,流亭街道率先建成青岛市首家“爱心幼儿园”。走进流亭街道的“爱心幼儿园”,记者立刻被这里优越的办园环境吸引。教室、寝室、伙房、多功能厅等设置齐全。每个教室都配备了3匹的海信空调、3000多元一架的卡西欧电子钢琴以及幼儿用实木桌椅、橱柜;孩子们的活动区域布置完善而温馨;户外有大型的木质组合玩具。目前,该区已建成覆盖全区各街道的“爱心幼儿园(班)”,进一步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园需求。“爱心幼儿园(班)”旨在减轻低收入群体经济负担,采取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家长共担的办法,由街道、社区进行补助,并增加提供午餐、周六上班和早接晚送等便利措施,赢得了外来务工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