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擂台摆津门 齐鲁选手竞风流

本报记者 张然
最默契的“撞衫”
  山东代表团在参加技能大赛前统一配备了桃红色的团服。在赛前动员会上,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徐曙光率先穿上了桃红色的团服,并号召大家统一着装,为山东代表团加油打气。开赛后的几天,山东代表团的桃红色在参赛人群中显得异常抢眼,所到之处,成为比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6月27日,技能大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天津大礼堂举行。记者进场较晚,在找寻山东代表团时,直接奔着一片醒目的桃红色而去,不想误入的却是东道主天津代表团的区域。原来,除山东代表团外,天津代表团、广东代表团在最后的颁奖仪式上,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醒目的桃红色的团服。“这也许是最不尴尬的一次‘撞衫’了,这是我们在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达成的一种默契和共识。”记者身旁一位天津代表团带队老师的一句戏言引来了周围的一片掌声和笑声。桃红色色调明媚却不张扬,彰显时尚更寄寓希望。选择桃红色的团服,不是吸引眼球的噱头,不是哗众取宠的手段,而更多地表达了几支参赛队伍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一种全力以赴的决心。桃红色代表春天,这也是对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春天的一种展望和期许,希望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正是:满园春意秀芳华,桃李争妍遍天下。
最有地利之势的展示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上,山东代表团占了两个展区:济南市教育局展区和淄博工业学校展区。而实际上,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展区也同样被山东代表团占据。6月27日上午9点,天津大礼堂的门前人头攒动,过一会儿,职业技能大赛的重头戏——大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将在这里举行。天津大礼堂门前的广场上,来自山东德州汽摩学院的威风锣鼓队正在做精彩的表演。当天,天津市气温高达38摄氏度,炎炎烈日之下,莘莘学子统一着装,150多张青春的脸庞挥汗如雨,笑靥如花,热情似火,灿烂似霞。鼓声雷动,群情激昂,声震晴空,气贯长虹,感染着来来往往的各省市参赛代表团。据了解,这已是该校威风锣鼓队第二次应教育部的邀请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表演了。德州汽摩学院威风锣鼓队人数众多又独享地利之势,以最为直接的手段、最为强势的声音、最为宏大的场面,在技能大赛的舞台上,为山东职业教育成果的展现打了一场完美的收官之战。这正是:威风锣鼓冲天响,齐鲁强音津门扬。
最特殊的“外援”
  山东德州汽摩学院近年来在汽修专业教学方面成了同行业中的排头兵。这次,在技能大赛汽修比赛项目上,德州汽摩学院派出的选手一举夺得了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其中,学校救助的汶川地震灾区110名学生的代表覃世文,以自己精湛的技艺、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汽车车身涂装项目的二等奖。“你好,我是覃世文。”记者面前的这个小伙子清爽干练却稍显羞涩,不善言辞,与赛场上那个挥汗如雨、手脚麻利的他显得迥乎不同,敏于行却讷于言。而当记者问到他在山东几年来学习、生活的体会时,小伙子的话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开始侃侃而谈。他说:“山东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是山东职业教育的受益者。感谢几年来关心、培养我的政府、学校和老师。这个奖项是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的一个最好的回报。”在谈到自己以后的发展时,小覃表示,以后会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培养了他的齐鲁大地上扎根生活,用自己的所学所悟回报山东的乡亲父老。说这些话时,小伙子的眼角有泪光闪烁。这正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处。
最吸引眼球的比赛
  作为技能大赛比赛项目之一的模特表演技能大赛因其观赏性和艺术性,无疑成了众多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记者赶到比赛现场时发现,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早已将比赛场地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纷纷抢占有利位置,将长枪短炮对准T型台的各个角落。这次模特大赛有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6名选手参加,其中山东代表团派出3名选手出征。比赛分为3部分,时尚生活装之精致漂亮,泳装之灵动清爽,礼服装之高贵端庄,被来自各个赛区的选手演绎得淋漓尽致。T型台上,一时之间,千般色彩,万种风情,青春之美花般绽放。与国内外职业模特大赛相比,本次比赛参赛选手年龄偏小,可塑性更强,比赛风格更健康,更阳光,处处洋溢着青春动感之美。来自山东赛区的3位姑娘在T型台上大放异彩,她们既有俊秀挺拔之姿,又赋灵动清新之韵,以大气从容、淡定优雅的台风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来自诸城职业中专的姜尚艺技压群芳,荣获一等奖;来自济南市商贸学校的张钰和来自寿光第二职业中专的李梦涵同获二等奖。比赛后,获奖选手张钰对记者说,虽然有错失一等奖的遗憾,但自己已尽全力,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下届比赛定会再接再厉,向一等奖发起冲击,现在则可以卸下压力回家休息了。这正是:齐鲁之花共绽放,青春作伴好还乡。
最特殊的展品
  济南市教育局展区位于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展厅一个较为偏僻的角落,不占任何地利之势,展区的布置也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和烦琐的装饰。但展洽会开幕以来,这里仍然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展台前人头攒动、络绎不绝。“酒香不怕巷子深”,自然因其有着异于他人的独到之处。济南市教育局展区的展台前陈列着精美的玻璃工艺制品、陶艺制品和十字绣手工艺品等。《五牛图》、八仙瓶等参展作品,巧夺天工,美不胜收。它们的制作者身份较为特殊,全部来自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每一件作品都是由听力障碍或语言表达障碍学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精心制作完成。由于先天的身体缺陷,学生们可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无障碍地与外界交流,心中的所思所想也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在职业教育的培养下,他们扬长避短,另辟蹊径,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心中的语言雕琢和编织进了手工艺作品里面,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另一种美。这种美,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参观者,也展现了山东职业教育对特殊群体的眷顾和关心。身体缺失的,职业教育却用自己最温情的方式还给了他们。这正是:身处逆境志更坚,职业教育暖人心。
最特别的参观者
  “这所学校不错,很有实力,不知道在天津招不招生?”在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淄博工业学校展区,记者注意到一位中年女士一边记录着学校的联系方式,一边与身后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窃窃私语。记者上前询问后得知,这位女士姓徐,身边的男孩是她的儿子。徐女士是天津本地人,孩子刚刚参加完今年的高考,成绩公布后不尽理想。徐女士听说本市正在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所以就利用周末的凤凰彩票带孩子来看看,选择一所合适的职业学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长,走职业技术发展的道路。她看到淄博工业学校展出的“日光温室自动控制设备”等科研成果颇具技术含量,所以有让孩子到这所学校就读的意向。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在面对中考、高考不尽理想的成绩时,不再有沧海遗珠之憾。这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忙碌的局长
  “上台领奖时,一定要记得说‘谢谢’。”在技能大赛获奖选手领奖的候场区域,记者看到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法成正对获奖选手仔细叮咛嘱咐。“一会儿一定要采访采访我们这些获奖的孩子,给孩子们一个锻炼的机会。”张法成局长笑着对记者说,“这次我们来了8所学校,每所学校都获有二等奖以上的奖项,其中有8个项目一举夺得一等奖。”张局长不无自豪地说完,又转身离开忙碌起来,一会儿叮嘱获奖选手领奖时的注意事项,一会儿又安排获奖选手和指导老师合影留念等。潍坊市近几年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品牌教师战略,全力发展辖区内的职业教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山东代表团中,潍坊的参赛选手最多,也以其出色的表现为山东代表团赢得了最多的荣誉,难怪张局长会成为颁奖现场最忙碌的局长。这正是:勤劳育出丰硕果,汗水浇开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