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质量核心 强化育人品牌
发布日期:2010-07-1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652次
本报特约记者 胡长春 宋广新
前不久,环渤海地区高校考察团10余所高校的领导专程到曲阜师范大学“取经”。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后,考察团负责人感慨说:“曲阜师范大学的育人模式为地方高校的内涵建设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借鉴和启示。”近3年来,先后有省内外40余所高校组团到曲阜师大,专程考察学习该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今年5月份以来,该校学生在全国性大学生的各类比赛中接连斩获高层次奖项:全国首届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专业组2项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1项特等奖、10项一等奖,第五届全国高校学生高清暨DV作品大赛5项二等奖。在第三批全国汉字应用水平试点测试中,曲阜师大平均成绩625.5分,一级甲等占42.11%,一级乙等占30.59%,分别超过山东省同等级比例27.93和14.60个百分点。
该校校长任廷琦说,这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展示,也是对学校坚持内涵发展、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检验。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曲阜师大以战略思维重新定位,重构管理体制,创新育人模式,紧紧扭住质量核心不放松,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强化了育人特色和品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育“合格+特长”优秀人才
6月20日上午,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举行了本科专业分流考试。这是按照学校学科大类招生培养要求进行的一次专门测试,将为2009级本科生提供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按学科大类招生,推行“1+1+2”(即“大专业、小方向、双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该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大学生入校第一年,按学科大类通修,第二年根据兴趣爱好并通过专门测试重选专业,第三年选方向,第三、四年进行定向培养。
这一培养模式改革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实现了学生兴趣爱好和学校育人资源的高度统一,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成才的主动性。在大二成功转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刘爱风说:“成功转专业对自己的学习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向着自己的职业理想又迈进了一步。”
围绕育人模式改革,学校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构建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一体化、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发展一体化的“四个一体化”课程结构模式。校、院领导“推门听课”,教学督导随时评课,全体学生网上评课,“教学质量一票否决”,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让教授把主要精力放在本科生身上。学校规定,所有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必须为本科生开出一门新课程,这一举措增加课程400多门。丰富的“课程超市”,贯穿大学全程的“弹性+学分”学程管理体制,为大学生提升能力、创新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过硬的教育质量收获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0项,获奖总数位居山东省省属高校前列;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学校对1999~2006年8届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走访调研了1000余名毕业生和100多家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在95%以上。该校毕业生以“基础厚实,作风朴实,业务扎实”广受社会赞誉。
搭建实践平台
提升学以致用能力
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平台。学校全天候开放实验室,设立创新学分,实施本科生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为提升本科生动手能力助力添翼。
本科生团队参与教授科研项目,并取得重要成果,在曲阜师大屡见不鲜。王宁宁等6名本科生参与的项目,助当地大蒜支柱产业起死回生,在校内外传为美谈。王宁宁说,这得益于学校推行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计划。
为解决当地大蒜深加工废水处理难的问题,化学与化工学院郑永军教授开展了专项科研攻关,王宁宁等6名本科生承担了“蒜片加工废水提取物的分离纯化研究”课题。经过一年攻关,课题组不但攻克了大蒜深加工过程中的废水污染问题,还从废水中提取出大蒜多糖和大蒜素等高端产品,成功申请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为当地近300家面临关停的大蒜深加工企业带来了福音,经济效益显著。
该校2007年创新实施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工程,以学者教授指导本科生科研团队项目研发为模式,由学校为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课题提供资助金。3年来,该资助计划已经成功实施了3批,资助本科生科研团队260个,校方投入项目资助金30余万元。
学校对本科生科研的大力倡导引发了“连锁反应”,各院系纷纷推出配套举措,对未能入选学校资助的本科生课题予以资助;学校团委推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以评奖和资助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本科生科研,实施两年来立项奖励科研团队近百个。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该校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训练计划的本科生超过2000人,申报课题的超过4000人,占在校本科生的近五分之一。目前,做科研项目已经成为这所学校本科生的学习常态,成为校园里的时尚潮流。
走出校门调研,对接社会发展,让本科生与社会互动起来。依托省内外的10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学校构建起“‘全程导师制’教学实践模式”和“‘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生产实践模式”。许多大学生科研团队利用假期自发到厂矿社区调研,在基层找课题,结合实际搞科研,为企业出点子,当政府的“小参谋”。在日照市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该校学生一举荣获了12项荣誉,其中与当地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3项科技开发类项目,获得40万元创业风险资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受到当地有关政府部门的赞誉。
据统计,在近5年的科技创新类竞赛中,该校荣获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95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8项;获奖学生总数超过300人。
培固人文之根
为学生的发展之路奠基
走出“孔子学说与‘文武之政’”学术讲座会场,大三学生靳日波直呼有醍醐灌顶之感。他说:“教授的讲座有思想的启迪、情感的互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传承责任有了全新的认识。”
曲阜师大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优质资源和深厚土壤,让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入学生心灵,为学生的人生之路奠基。古朴典雅的校门,参天古木,通幽曲径,散落在草坪间的儒家经典名言石刻,阐释传统文化精髓的走廊文化,随处都体现出这所大学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近20年来,学校坚持开设《论语》公共课,并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其鲜活的内容,广受学生好评。学校逐步建设起以《论语》课为“龙头”,以古代文学名著鉴赏、中国文化精华等课程为纵深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古文经典诵读、儒服射礼、孔子文化月等贯穿全年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成为大学生走进经典、传承经典、感悟民族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体验课堂。
追踪学术前沿,普及科学精神,兼具学术性与通识性。该校每周一次的“高端学术讲堂”,穿插进行的洙泗学堂、人文讲坛、学子论坛等各类学术报告会,为大学生联合烹制了涵养科学素养、培育人文精神的文化盛宴,催生了一大批大学生“追会族”。
英国金融学家、社科院博导、泰山学者、儒学研究专家,一批国内外名师硕儒登上讲堂,展示着科学的智慧和学术的魅力;“傲骨侠风说李白”、“忧患意识与悲剧意识”、“金融经济的现状与展望”、“大学起源及其精神”,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会通文理、跨越学科,推行博雅之教,成为大学生们“扎堆”的第二课堂。
仅“高端学术讲堂”,一年就举办学术讲座近40场,到场师生达两万余人次。学生们在尽享文化大餐的同时,探索精神、世界眼光、学术品格在他们身上悄然孕育。
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有力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近3年来,学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授予“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