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风采别样情
发布日期:2010-10-0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946次
本报通讯员 李效同 韩雷
“李老师,今年我能够顺利考取‘村官’,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实在得益于您啊!在小学时期的实践活动中,您的那些‘金点子’不仅锻炼了我,还教会我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
6月25日,一位名叫马骏的大学生“村官”,专程赶到淄博师专附属小学,向他的恩师致谢。
恩师如星。
谁是大学生“村官”马骏心目中的那颗星呢?他就是山东省2010年度十大教育创新人物、淄博师专附属小学教师李克。
别具匠心
——创新教学方式,以生为本,激扬生命
“我是看着他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谈起李克,淄博师专附属小学校长郭先星一脸兴奋,“他的工作认真务实,却又从不循规蹈矩,课堂教学时有新意。他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这是他执著追求和锐意创新的结果。”
1994年,李克从淄博师专毕业,担任淄博师专附属小学语文教师。
“在执教语文的6年里,他从教学新秀成长为行家里手。”山东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孟强对李克如许评价。
据孟强老师介绍,1998年,李克借鉴魏书生先生的教改经验,大胆采用了“缩水——注水”语文教学法。厚厚的一本教材,在他手里变得很薄,这是“缩水”处理。别人一个学期才能讲完的教材,他在短短的几周内就带领学生将所有的篇目读懂读透。所谓“注水”,就是让教材变得更加厚重。他会依据学生的理解水平,通过妙趣横生的故事导入,引领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上下五千年》等名篇巨著。在李克所教班级的网站上,学生们的一篇篇日志、一首首小诗,常令其他老师流连其间、激赏不已。
一位学生家长曾在校长信箱里留言:李克老师的教学方法突破常规,生动活泼,使孩子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2000年,李克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申请执教科学课。
“语文课教得好好的,咋就想到改行了呢?”面对同样从事教育工作的妻子,李克解释道:“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课堂教学只有融入更多的实践元素才会生机勃勃。基于这一点,我觉得科学课更适于改革创新。”
十年磨剑,一朝功成。
如今,李克的科学课教学已是闻名遐迩,饮誉四方。这缘于他形成了“趣味导引,类比跟进”的独特教学模式。“趣味导引”,即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进行探究教学。“类比跟进”,即在上一课趣味探究的基础上,把内容相近或有密切联系的篇目提上来,跟进学习。这样既能让学生触类旁通,又能使篇目紧密衔接,变枯燥的学习为愉悦的旅行。
淄博师专教授林美玉长期从事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她曾听过李克的一节科学课——《我们的呼吸》,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一上课,李老师先请全班同学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学生一听猜谜语,个个精神十足。
谜底揭晓,李老师发出号令:“现在请大家深吸一口气,憋住,看谁憋得凤凰彩票长?一、二、三,开始!”顿时,一张张小脸涨得通红。
“呼哧”,有的同学憋不住了。接下来,更多的同学开始大口大口地呼吸。“憋得太难受了!”“直接喘不动气了!”……教室里唧唧喳喳。
“请大家放松,再呼吸一下,感觉怎么样?”李老师面带微笑说。“好舒服呀!”“太爽了!”……学生们纷纷发言。“好,同学们,看来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呼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的呼吸》。”
“面对课题,同学们,你们想了解什么?”“老师,我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呼吸?”“老师,我想了解一下人体有几个呼吸器官。”……教室里小手林立。李老师沉着地将问题一一工整地写在黑板上。
……
接下来的教学流程十分顺利,学生们迅速投入小组活动中——讨论,实验。李老师则进行巡回指导。
下课了,学生们意犹未尽,纷纷嚷道:“在李老师的科学课上,一个个小实验奇妙无比,比做游戏有意思多了。以后我们要早点上课,晚点下课!”
别开生面
——创新教育方法,有效管理,活而有序
“活动带动,凝聚感情”,是李克的班级管理工作策略。
他认为,管理就是服务,要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填平代沟,消弭位差,真正从情感上和学生融为一体。
为将自己的管理思想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理能力,李克发掘并实施了一系列“金点子”:把学生带到农村,与那里的小朋友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开展报纸义卖活动;到淄川的东部山区,登马鞍山,寻唐王寨,探昭阳洞;为学生过集体生日,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与关怀;徒步远足,考察地方的名胜古迹,感受偏远山区的风土人情……这一切都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昨晚与农村小伙伴睡在一起,我真想妈妈,真想哭出来。但一想到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应该坚持,泪水最终没有流出来。”
“今天,我太想妈妈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我一想到李老师常常鼓励我们要抗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就鼓起来了。”
……
在李克组织的山区夏令营里,在农家昏黄的灯光下,学生们记录了自己的心声。
“贴近到点,分身到面”,是李克的另一班级管理工作策略。
对此,李克作了阐释:“在长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感到自己的精力有限,必须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我把握一个点,让小助手分布到面,通过与小助手的随时沟通,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从而达成教育目标,形成团结向上、互助有为的班风。”
在这一方面,2004年淄博市“十佳少年”、曾担任淄博怡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学生会主席的苏筱塘感受尤为深刻。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她对李老师念念不忘:“三年级时,班里总有男生调皮,给班级添乱。作为班长的我总是被气得哭鼻子,班级纪律愈来愈差。好在什么情况都瞒不过李老师,他找到我说:‘筱塘,作为班长,首先你要以身作则。但更重要的是,你要落实我们的班规,对不遵守纪律的同学要及时通报批评,对表现好的同学要登台表扬,不要动不动就哭鼻子,要大胆管理!’李老师的话使我信心倍增。从那以后,我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李老师的得力助手。令我自豪的是,毕业那一年,我们班还被省少工委授予‘省级国旗中队’称号呢。”
别出心裁
——创新学法指导,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从主动承担起科学课教学的那一天起,李克就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自己的使命。
何以做到不辱使命?“一是‘抓住契机,引导转变’;二是‘典型带动,各显神通’。”李克这样回答。
李垠宣同学曾就读于李克的班级,因为父母离异,她的性格内向,总是一副神情郁郁的样子。经过细心观察,李克发现,这个小女孩的动手能力强,而且喜欢小制作。
有一次,学校举行小发明比赛,李垠宣精心设计的小太阳能热水器博得了同学们的一致称赞。借此机会,李克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李垠宣大加表扬,还委派她担任科学课代表。每有科学实验,李克都要和她探讨一番。
从那以后,李垠宣变得开朗起来,思维活跃,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成为班级的学习骨干。2006年,李垠宣顺利当选为淄博市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2005年,中国少年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作为科学课教师,李克责无旁贷地挑起了指导学生参加实验活动的担子。
初次开展这项活动,李克心里也没底。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与同事精心研讨,李克形成了“培养典型,各显神通”的活动方案,旨在使学生学有榜样,思有方向。
王天戈,现就读于北京101中学。据李克介绍,他是作为一名天文特长生被101中学录取的。
“我能在这样一所优秀的学校里读书,和李老师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当初,如果不是在李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小实验家’活动,我就不可能到这样好的学校就读。”
2007年,王天戈第一次参加“小实验家”活动,就迷上了天文学,成为“铁杆”天文迷。每天除了摆弄试验箱外,他还让爸妈买一些天文书籍,边看边做,一有疑难问题就向李克请教。
“每次给我讲完问题,李老师都会鼓励我,说我将来能当天文学家。李老师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变得更加勤奋了。在2008年的‘小实验家’全国总决赛中,我获得了金奖。我不会辜负李老师对我的期望,要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王天戈身上闪现着创新的智慧和灵光,浸透着老师的心血与汗水!
“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从2005年起,李克连续5年被表彰为“全国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优秀辅导教师,并两次代表基层学校在全国总决赛的颁奖仪式上发言。2008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为李克颁奖。2009年2月,在淄博市少年科学院成立大会上,李克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神七”总工程师戚发韧的嘉奖。
别出机杼
——创新探究方式,注重反思,勤于动笔
在新课改刚刚启动的那年春天,李克已然感到“放手给学生,大胆让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意义。可是突破口在哪里呢?李克一片茫然。
一天,李克带5岁的儿子去超市买饮料。在一排果汁前,他顺手拿起一瓶,对儿子说,就买这个吧。可是儿子不肯,哭着闹着非要自己选一瓶,弄得他十分尴尬。
事后,李克既恼火又欣喜:恼火的是,儿子犟得像头驴;欣喜的是,他终于找到“放手给学生”的好办法了。
在每一节科学课的准备过程中,凡是涉及课题的实验物品,李克都会不遗余力地搜求。在仪器室里,他开辟了一个长台,专门盛放这些实验物品,美其名曰:“材料超市”。上课时,每个小组的材料员可以到“材料超市”自由地选取实验用品。
现在已是高二学生的张萌回忆:“以前上科学课,实验用品都是摆在讲桌上,由老师一件一件地发放。自从有了‘材料超市’后,我们可以自由地选用实验用品,做实验的兴趣甭提多高了!”
“李老师脑勤手勤,善于反思,是他的突出特点;勤于动笔,更是他的成功之道。”李克的“老搭档”李卫东老师说。
对此,有一个故事可为佐证。
1999年的一天,李克教授《落花生》一课。
在课堂提问环节,一名同学回答:“老师,我画的句子是‘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觉得这里赞美了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但却很实用,不像苹果、桃子那样只是外表好看,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
李克刚要说好,一名同学站起来反驳道:“老师,我觉得这样回答不对,苹果、桃子有什么不好?它们既好看又好吃,我觉得它们比花生要好。我们应该做既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这时,同学们分成两个阵营,展开了激烈的“对攻”。
“今天的课堂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呢?多年来,学生们不都是赞美花生的不重外表、默默无闻吗?”李克暗暗思忖。
课下,李克对《落花生》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深刻反思,并连夜将其心得写成《花生好还是苹果好》一文。后来,《四川教育》发表了这篇教育叙事,并将其作为案例进行了剖析。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比如,通过对比反思教过的不同单元、不同课题,李克发现,课堂导入、环节设计、课堂评价这三个方面都是有章可循的,这个“章”就是“科学”。他认为,科学课更应该讲究“科学”。于是,结合《有趣的浮沉现象》、《哪杯水多》、《纸的秘密》这三个课例,围绕“探究活动要适时”、“自主活动要充分”、“评价方式要多样”等要点,他撰写了论文《科学课堂怎样讲究“科学”》,刊发于《科学发现报》上。
“第一次读李老师写的教育叙事《花生好还是苹果好》,我就感觉他有思想、有见解。”淄博师专附属小学教学顾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曾对李克做过这样的评价,“从他的课堂教学中,从他的教育叙事中,我分明感到了他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他只要坚持不懈,好学善思,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斯言中肯,教授可谓知人矣。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