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发布日期:2010-10-1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700次
本报记者 任甲斌 通讯员 吴骞
11岁的朱迪在陌生人面前一点也不腼腆,手指着眼前一台“大家伙”侃侃而谈。他是莱芜市雪野旅游区鹿野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在今年“第五届全国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上,他发明的“地膜覆盖机”在全国189件劳技创新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牌。
无独有偶,该区上游中学的初二学生朱效庆在跟随父母下地干活时突发灵感,把父母手中的犁多番改造,发明了“深浅可调耕地犁”,在这次大赛中获得了中学组金奖。这两个孩子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敢于动手实践,发明成果令专家叹服。
上游中学在雪野旅游区率先配备了专职的综合实践能力课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鹿野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一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家长联合,共同发动孩子多动手、勤实践。在本次比赛中,该校学生朱国栋发明的“手摇输水软管收放器”获得初中组银奖。
不仅是这两所学校,整个雪野旅游区已经形成了一种“校内培养能力,校外动手实践,获得发明成果”的培养模式。
“各学校充分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各类兴趣小组、各种小社团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该区教育办公室主任李峰传告诉记者。
早在2006年,该区就要求全区学校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过程,培育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拓展学生的创新教育空间。例如,在“手艺雪野”活动结束之后,鹿野学校就把镇政府从外地请来的师傅请到了学校,请其教给学生草编手艺,开展全校性的草编实践活动。房干小学则利用地处大峡谷景区的优势,组织学生走进九龙大峡谷,感受自然美,开展环保志愿活动。
教师想方设法呵护学生的创新激情,鼓励学生去探讨问题,倡导方法的多样性和结论的多元化。各学校组织各种兴趣小组评选、优秀方案评选、优秀小制作评选、小发明小创造评选、发明小明星评选等活动。区教育办公室每年组织一次创新教育作品制作大赛,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上一级评选。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