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从“新”出发
发布日期:2010-10-1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980次
本报记者 程斌 周宇航
“听您的课,我们经历了从‘吸热升温’,到‘吸热沸腾’,您身上散发的‘热量’,让我们‘持续沸腾’,将热爱和痴迷毫不吝惜地给了物理课!……”这是今年刚毕业的一位学生送给王丽辉老师的临别赠言。其实,每届学生都有同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她不断用创新的理念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灵动的思路和鲜活的实验手段,在物理的世界里遨游。因为她以为,创新是教育的根基,创新是教师的生命,创新也是她永远的追求。
她执教的示范课《滑轮》被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和专家评价为:“教师素质高,创新亮点多,学生能力强,教学效果好。”
在她指导的学生中,有20多人在全国物理知识竞赛中获奖,10多名学生获得了国家专利。
她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创新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威海市物理学科带头人、威海市优秀教师、威海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首届教坛新星……
她就是威海市实验中学物理教师、威海市物理学科带头人——王丽辉。
创新物理实验,做出“秘密武器”
在威海,初中的物理老师们都知道实验中学的物理教学有特点,实验室里的那一套套“秘密武器”是王丽辉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爱之物,是王丽辉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的呕心力作。
在教学中,王丽辉老师一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将自己定位为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努力引导学生用脑去思考,用身体去感受,用心去体验,使学生的身心与教学探究过程充分交融,使学生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她鼓励学生挑战课本,自己动手,大胆设计、改进和制作器材。例如,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探究实验中,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存在着热量散失太大等弊端,学生对其进行了改进,外包泡沫塑料,内用电炉丝作为热源,效果很好。同时,这套器材还可将演示实验“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和“焦耳定律”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自制实验器材需要想象力和耐心,她经常鼓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就会成功。再比如“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实验中有学生发现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存在着线路板太长不便操作,改用随手可得的铅笔实验容易摔断等弊端,于是,她便启发学生自制实验线路板。学生购得电炉丝后与现有的实验线路板装配,这一自制实验器材,设计精良,实用耐用,沿用至今。类似这样的实验器材王丽辉和学生们“制造”了不少。这些器材取材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资金,“名声”不胫而走,成为外校讲优质课老师的必借之物。
让学生“会玩”、“善玩”
玻亚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长期的教学中,王丽辉看到,以往物理课普遍存在重讲解、轻实验的现象,即便进行实验,也多作验证之用,致使实验的探究性、创造性成分白白流失。为了克服这一普遍存在的缺陷,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她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对整个课程改动的比例达80%以上,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科学、做科学”。
光的折射一直是物理教学中的抽象问题之一,传统的教学是通过演示实验讲解光的折射规律,学生不易理解。王丽辉老师首先通过小实验让学生感知光的折射,认识光的折射现象,进而使学生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之后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整个探究过程以猜想提问、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归纳、总结规律为基本要素。结果是学生内心的好奇天性被调动起来,大部分小组都能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探究,展现了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其效果大大超过了传统教学预计。
类似的教学方法王丽辉还运用在光的反射、杠杆、欧姆定律等节课的教学中。她教学的创新特点是:顺应、培养、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领入知识的殿堂。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启迪了思维、锻炼了能力,也收获了快乐。
从操作到反思,从课堂到生活
学生在实验室做完实验后,往往就认为完成了任务,很少对实验现象和规律进行反思。王丽辉认为,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这一做法看似多余,其实它是一个重要的再学习过程,往往能使学生获得意外收益。通过不断整理总结,她创造了系统的反思模式,一是对实验现象、规律进行反思,让学生反思实验条件和现象,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分析研判能力。二是对实验的异同点进行反思,对类似实验进行联系与比较,引导学生反思实验的异同点,使学生容易掌握实验的本质,理解实验规律,巩固知识与技能。三是对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反思,可使学生规范实验操作行为,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比如在课堂上学习连接电路时,她提问学生:开关为何要打开?为何要把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处?电源两极直接用导线相连会有什么后果?学生通过反思认清了错误操作的危害与后果。四是对实验方法进行反思,反思实验方法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通过这些反思,学生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近年来,王丽辉老师一直在努力使物理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启发学生用身边随处可见的材料来从事探究活动,让物理实验更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生活空间就是“物理实验室”。在课外活动中,她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开放的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网等场所去完成自己的探究课题。每个假期或双休日,她都会精心设计实践作业。对学生的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她总是给予热情鼓励和及时指导。有的学生利用自制仪器进行实验,竟然总结出了比课本上更简易可行的实验方法;有的同学制作了潜水艇、针孔照相机、潜望镜、验电器、小电动机等作品,还完成了纸锅烧水等小实验。每学期物理组都举行实验技能比赛,评委均由学生担任,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玩”进了物理世界,“玩”出了学习方法及能力。
因材施教,合作互动
面对学生知识、能力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王丽辉采取了“分层次递进教学法”。根据学生智力、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她将他们分成A(基础层)、B(普通层)、C(提高层)层,采取复式教学、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的方法,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分层次设问,分层次练习探究,分层次布置作业,分层次评价。经过一段凤凰彩票的学习后,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再做相应的调整,最终达到A层逐步解体,B、C层不断壮大的目的。同时,她还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发展层级合理定位,彼此之间达成默契,在课堂上用鼓励的眼神给学生一个机会,用赞许的语言给学生一分自信,使狭小的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广阔天地。
她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都包含三个层次的学生,以便于发挥成绩好的学生的带动作用。她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投放一些开放性问题,根据问题的深浅和难易程度,让学生循序开展小组内讨论和小组间讨论。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可以当堂与老师辩论,最后由老师总结点拨。通过学生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大部分疑难问题都可以在课堂上解决,所以物理作业可以不布置或布置一些探究性的实践作业。由于是主动获取而不是被动接受,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她实行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得到了教研部门的认可,并在全区进行了推广。在她的课堂上,能力强的学生不会觉得“吃不饱”,能力差的学生也不会感到“吃不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符合自身水平和需要的发展,每个人都对自己充满信心。2009年,物理中考有一道题较难,她的学生吕泰儒就用在“自主探究实验”中学到的高中才能学到的方法轻松解答。
小组合作式学习、分层递进教学及课外探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主体,学习物理由无心到主动再到痴迷,取得了明显实效,成绩大幅上升。在王丽辉的引领下,多年来,实验中学的物理教学在全区始终名列前茅,成为学校的领军学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为学科带头人,近年来,王丽辉除了承担物理教学任务外,还全力做好师资培训、解读教材、开放课堂、教研教改等工作,得到了全市教师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她先后承担了4项省、市教研课题;先后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教案数十篇,其中《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获省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教案《光的折射》获山东省教案评选一等奖。
学习奠定创新基础,实践带来创新灵感。王丽辉老师把终身学习作为事业之本、创新之基。平时,她注意收集教育教学方面的资料,陆续购买了《全国物理教学大赛授课录》等大量的参考资料和专业书籍,《中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山东教育科研》等更是她的案头必备资料。不断的学习、积累、反思和求变,为她的创新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余凤凰彩票她自学了大量的教育管理和物理教学专著,先后取得了全国成人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和“物理教育”两个本科文凭。她说:“有句话说得好: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其实,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希望自己是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