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学生“绿色信使”手机业务启动

 本报讯(通讯员 李文生)10月15日,山东省中小学生“绿色信使”手机业务启动仪式在济宁市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出席启动仪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功能不断演进,已成为不可替代的个人信息终端。如何既保证中小学生的正常通信需求,又对不良信息加以有效限制,从而实现优化和净化信息环境的目的,成为一个新的课题。6月21日,省教育厅与山东联通签署了《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合作框架协议》。作为一项重要的合作内容,双方为基础教育阶段在校生共同推出“绿色信使”业务,力求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手机,保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解除家长、教师困扰。
  据介绍,此次双方共同开发的“绿色信使”是面向中小学生单独开发的特殊业务,全省采用统一的手机码号资源,专门向中小学生群体开放;通过技术手段,屏蔽不良网站和信息,定时关闭语音、短信、聊天及娱乐游戏等功能,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实现有效的信息过滤和必要的功能限制。该业务还将与“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相结合,实现手机选课、成绩查询、教师评价、消息通知等功能,进一步增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学生到校、离校时亦可向家长发送提示信息。考虑小学生不宜使用手机,“绿色信使”业务还着眼于满足小学生安全保障和通讯需求,推出了“关爱定位”产品。学生只需携带关爱定位器,即可实现学生与家长通话,家长也可通过短信、网络等方式获取孩子实时位置信息。当其进入网吧、河流等不良或危险预设区域时,系统将自动启用电子围栏功能,及时向家长发送警示信息。
  据了解,该项业务将先期在济宁、淄博、东营3市开展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