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带着问题走进学校
发布日期:2010-11-1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440次
本报记者 孙军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市民子女享有同等入学待遇,就近进入城市中小学上学的问题基本解决后,积极探索家庭和学校合力教育子女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成为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青岛市李沧区历时7年实践家长与教师互动的“3B1K”家校合力教育模式,让家长带着问题走进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科学的“菜单式”家庭教育培训,使家校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得到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科学家教进入课堂
“全区现有公办中小学40所,在校学生3.2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达1.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9.7%,小学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在校生总数的41%。”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韩川德提供的这组数据,呈现了该区的教育现状。
李沧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居民在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家庭教育投入和家长教育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该区曾对全区3万多个家庭进行全面调研,调查数据显示:全区在校生家长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8.8%,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了44.8%。
“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因为自身原因,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往往简单粗暴,在言传身教方面也很不注意,甚至是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这让教师在进行教育管理时有着诸多无奈。另外,家长关注子女教育精力不够,能力不足。”原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青岛市关工委副主任马论业分析,家庭和家长的差异带来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程度的参差不齐,教师不能很好地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这也让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打了折扣。
针对这种情况,李沧区自2004年开始探索总结一种家校合力教育的“3B1K”新模式。“3B”就是“班级”、“班主任”和“班级学生家长”的拼音开头字母,指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讲教师,以班级学生家长为基本学员的家长学校授课模式。“1K”则是实行以“教学为主,活动为辅,满足家长不同层次需求”为特点的菜单式课程设置,对家长进行系统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培训,使家校保持有效的沟通,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韩川德告诉记者,“3B1K”新模式打破了以学校为单位的大会组织模式,突出了“小单位”——班级的灵活性;班主任与家长直接沟通,针对学生个体施教,增强了针对性;实行家庭教育菜单式课程设置,打破了授课的随意性,突出计划性、系统性,实现了“科学家教进课堂”。
家长成学习“主力”
对初中生及小学生的培养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但很多家长又缺乏合理的教育理念。通过大量的调查访谈,李沧区教育部门筛选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40个“怎么办”。“怎样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怎样教孩子避开嫉妒的伤害”等家长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上了家庭教育的授课“菜单”。
据了解,该区有统一的“家长课堂”教学菜单,各学校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形成了年级的教学菜单。各班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编写教案,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青岛市天水路小学针对家长平日可能会忽略的细节,用“低起点、小步子、扎实走”的策略推进,在一年级新生中从正确的洗手方法、坐立行走的规范要求等细节做起,家长感到很现实。
听过一节班主任讲的亲子课后,青岛63中初二(6)班学生王吉璇的妈妈告诉记者,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对症下药”,让家长带着问题来听课,上课过程中组织家长讨论,每学期还评选优秀学员,使家长对学校的课越来越重视。这样的课,一周上一节也不多。
建起家校合作新桥梁
记者调查了解发现,“3B1K”模式带来家长关注孩子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成长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家长工作之余,愿意主动走进课堂与班主任和教师沟通、交流,探讨有效教育方法。
一名班主任发自内心地说:“通过家校合作研究,我和家长成为朋友,能推心置腹地交流孩子教育的话题,赢得了家长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也从中获取了教育智慧。”许多校长和教师在座谈会上反映,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家长不再把眼光只盯在孩子和谁吵架了、老师是不是偏心眼了,由过去只关心孩子作业多不多、考了多少分到更多地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难以沟通、无理取闹的家长少了,理解、关心、支持教育的家长多了起来……
韩川德介绍,目前全区已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广泛参与教育的良好局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今后他们要进一步丰富家校合力教育内涵,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