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均衡发展之基夯实
发布日期:2010-11-2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457次
本报记者 刘瑞生 通讯员 崇鹏道
从青银高速青州东路口驶下,一座气势恢弘的橘红色建筑群便映入眼帘,这就是新建成投入使用的青州市口埠初中。学校占地85亩,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总投资1400万元,各种功能教室和塑胶操场配备完善。
口埠镇党委书记孟凡华告诉记者,这是青州市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规模最大、设施最好、规范化程度最高的义务教育学校。据了解,该校的建设,除青州市政府以奖代补的部分资金外,全部由镇政府投资。这是青州市作为“山东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在抓均衡、促发展上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做法的一个缩影。
多元化投入强化教育均衡之基
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中小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面对困扰基层学校建设的资金难题,青州市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创新融资渠道,采取多元化投资办学机制,实现了学校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据青州市教育局校安办的周桂三介绍,该市在学校建设投入方式上主要有市镇村“三级联动”投入、市场化运作和吸引社会资金3种形式。该市充分利用新一轮土地修编、强镇扩权等政策出台的有利时机,通过招商引资、土地置换、分期付款等市场化手段运作学校建设,已成为一大特色。
已在秋季开学时交付使用的青州市开发区学校,包含17座楼宇,将全区原有的3所初中和2所小学全部并入,全区教育的办学硬件超过了城区学校。而这所学校的建设就采取了土地置换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据悉,像开发区学校建设这种形式的项目,该市去年以来共开工了8个,已有3个投入使用。
吸引社会资金也是青州学校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该市西南部山区的庙子镇,由当地在外成功人士捐资新建的庙子小学位于镇区附近一个相对平缓的山坡上,在周围墨绿色大山的映衬下,亮丽的黄色教学楼格外显眼。一年来,青州市吸纳社会教育资金达6300万元,建设学校面积达7万平方米。
在多元化投资的驱动下,青州市的城乡学校建设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以来,全市已奠基开工项目79个,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总投资5.95亿元。全市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教师能“上”能“下”
师资水平有差距是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为逐步实现城乡师资力量均衡合理配置,青州市进行了一系列管理机制创新。
为调动教师工作、学习的积极性,青州市为每位教师设计了“上行”通道。以“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为主要内容的梯队培养机制,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同时,每个梯次都明确享有不同的待遇,引领教师主动成长、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该市制定实施了严格的教师层级退出机制,规定每所学校每年必须有5%的教师退出现有岗位,转入下一级岗位或学校任教。这一“下行”通道又实实在在地督促、激励着教师必须变得更优秀。
除强制性的流动外,该市还在城区学校教师中开展了“反哺母校,回报家乡”支教活动,对自愿到农村学校支教的骨干教师在职务提拔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同时,选拔相同数量的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挂职学习,实现了城乡教师资源互动。
为充实教师队伍,近几年青州市不断加大新教师招聘力度。从2007年至今,该市共面向全国招考各科教师770名,为青州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中,有546名新教师进入农村一线工作,大大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使青州市城乡师资队伍日趋均衡。该市教育局组织人事科陈世胜科长告诉记者:“目前,青州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均为100%。在教学能手和优质课评选等业务评比中,城乡教师获奖比例基本达到了1:1。”
农村学校盛开素质教育之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3年,青州市素质教育工作现场会全部在农村学校召开,折射出的是该市农村中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光芒。
为引导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转变办学理念,该市及时建立了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发展评价体系,把办学理念与境界、文化建设、科研创新、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多个因素纳入考核内容,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凭教学成绩给学校排队的做法,引领学校逐渐步入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的轨道。
为保障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该市狠抓办学行为规范,在设立举报电话、建立随机督查制度的同时,建立实施了严格的督学责任区制度,把全市划分为15个督学责任区,每个督学责任区配备2名以上督学。责任区督学按照要求,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指导,及时纠正不符合上级规定的做法,确保学校的各项工作不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
为促进城乡学校素质教育齐头并进,该市还推行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程,城区学校通过“帮钱、帮物、帮教、帮师”一对一支援帮扶农村学校,形成了全市上下协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良性互动机制。结对帮扶工程实施3年来,城区和市直学校共向农村学校捐赠办学经费30余万元,赠送教学实验仪器、图书等价值50.6万元,送示范课834节,581名城区骨干教师先后与农村教师结对,形成了城乡一体教育均衡发展的格局。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