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 交流 提升
发布日期:2010-12-0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102次
本报记者 孙军
因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小学和初中“择校热”一直是社会的焦点话题。自2008年始,青岛市市南区启动了“名师名校长轮岗制”,名师、名校长的合理流动,使过去抱着“为择师而择校”观念的大量学生家长放弃了择校。今年,该区本区域内择校现象减少了60%,初步实现了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政府决策:在“名”上做文章
作为青岛市的核心区,市南区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特别是城区中部有多所优质初中和小学集聚。这些学校在师资力量、教育教学等方面在全市乃至山东省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自然而然成为家长的择校热点。市南区区委书记李学海在上任之初就提出:“名校”的品牌就是市南教育的品牌。在继续加大学校硬件标准化建设力度的同时,要通过名校的带动、名师的流动、名校长的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校际合理配置,建设一批新名校,培育一批新名师,打造“市南教育”这一新品牌,形成市南教育“处处有名校、校校有名师、科科有带头人”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市南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以前,市南教育的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几所“名校”身上。现在,要通过实施这一系统性的改革工程,不断促进市南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点”上的名校教育品牌向“面”上的区域教育品牌的转变与提升。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市南区区委、区政府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力度之大让人叹服:区委书记李学海等主要“父母官”上任之初就召开了校长见面会,了解、部署教育工作,还建立了区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区委、区政府与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签订了《教育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
校长轮岗:打破教育资源垄断
教育均衡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系统工程,只有上升到党委、政府意愿才有望真正得到解决。而最能体现市南区党委、政府坚定意志的,莫过于“校长轮岗制”——青岛市市南区作出“硬规”,决定凡在一所学校连续6年任职的校长必须进行轮岗交流。
2008年,全区80%的小学和50%的初中学校更换了校长,其中轮岗12人,从省级规范化学校提拔9人,特别是3位名校长的轮岗,打破了长期以来名校校长终身制的做法,也使名校优质资源得以有效辐射。2009年,该区确立了“处处有名校、校校有名师、科科有带头人”的教育资源发展目标。一年来,交流轮岗干部10人,提拔学校中层干部44人,其中32名副教导主任直接由教师竞岗选出。每年秋季开学前,各校长都要在媒体上公开亮相,向本片区居民介绍自己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教学优势。以这种方式取信于社会公众,大大增强了社会群众和家长对本区学校特别是相对以往社会和家长认为的“薄弱学校”的信心,为“择校热”降温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外,青岛市市南区教育局着力做好校长培养工程,截至2010年,已组织全区初中和小学185名中层干部赴华师大、北师大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脱产培训、挂职。2009年,该区增加财力派出30多名校长到美国、加拿大学习考察,占全区校长的85%以上,并成功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教席论坛,开阔了校长的视野。今年又制定《名校长工作室工作目标及主要职责》,建立起名校长工作室,3位拥有山东省级称号的知名校长担任工作室领衔人,为年轻校长向“骨干校长”、“名校长”迈进提供了平台。
名师交流:重新配置优质资源
在实施校长轮岗制的同时,该区在全区范围内重新配置了名师资源。2008年,首次在全区选拔7名名师在本区学校交流之后,2009年、2010年,该区又选拔了40位名师在全区进行传、帮、带,他们中大多除具有市级以上教育教学称号的“硬实力”之外,更让人瞩目的是他们的“软实力”——业务底蕴丰实,教学特色鲜明,都是学校乃至全区的学科领军人物。截至2010年,共有57名区内学科领军教师实施了异校交流,名师交流承担了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发挥了“火种”的“燎原”作用,成为向全社会展示市南教育风采的窗口,更给全区学生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舍近求远的择校风也得到了遏制。
李学海告诉记者:“我们要尊重名师、爱护名师,为名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给予他们良好的待遇,提供应有的荣誉,在市南教育系统中营造‘人人学习名师、人人争当名师’的良好氛围。”今年,该区教育局组织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的9位教研员开展“下校带教”活动,有效促进了区级专家型教师优质资源的共享。
青岛市市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辉告诉记者,在区域内部名师交流的基础上,全区还着力加强了对师资人才的引进与调配工作,2008年以来,90%新引进的教师和录用的优秀毕业生被分配到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以此加快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水平的均衡发展。优质资源的刚性调动与柔性交流,为均衡整个区域优质教师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
捆绑互助:创新推动名师梯级发展
赵辉告诉记者,在资金投入上,从2008年开始,青岛市市南区财政为教育发展的投入逐年增大,2008年是3.98亿元,2009年是4.16亿元。2010年至今则达到了4.5亿元,预计还会有所突破。在办学条件上,进一步推进教学硬件资源均衡发展的同时,通过“三型”教师评定、“市南名师”评选、建设“名师工作室”等方式,为名师成长铺就梯级发展之路。
另外,该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名师培养配套措施,包括《市南区名师培养计划》、《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梯队建设的总体目标、推进策略和培养重点,建立起由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组成的名师梯队,从而使市南名师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成为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源头活水。据了解,自2008年开始,该区每两年评选10名“市南名师”,除规定每位名师获得奖励1万元之外,还赋予名师指导培训、帮扶义教等相应的职责和任务,为名师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另外,市南区注重做好教师培训,为教师成长奠定基础。依托中国教育学会,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区域教师发展培训基地,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教科研及教师培训,启动了《教师专业素养三年提升计划》,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全员练兵,全面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