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校安工程”驶进快车道

  本报讯(记者 尹品华 通讯员 王富成)12月5日,记者到宁津县采访,该县实验小学校长潘文彬十分兴奋地告诉记者:“到明年你们再来,我们学校的师生就会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上课啦!教职工也会搬进安全舒适的公寓啦!我们非常感激快速实施的‘校安工程’。”
  随后,记者来到新建的实验小学。采访中得知,这里是城区的黄金地段,政府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划拨了40亩地新建了这所学校,这意味着又向教育投入了7000万元。自2006年以来,该县先后投资7800万元,新建教学楼和师生餐厅、公寓40栋,面积达10.36万平方米。
  记者还有幸采访了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刘志祥,围绕校舍安全工程工作,他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今年我们投入‘校安工程’的资金总量是前所未有的,校舍建筑面积是前三年的总和。宁津、禹城、齐河、庆云等县(市、区)在‘校安工程’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对推动全市的‘校安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德州市今年年初出台了减免中小学校舍建设维修改造项目规费的政策,为推进“校安工程”降低了建设成本。6月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楼房化工程的意见》,提出:2010年消除D级危房,2011年消除C级危房,2012年全市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全部实现楼房化。先后召开动员会、调度会、现场会,6次组织检查,4次下发通报,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加大落实,使“校安工程”工期和质量达到了预期目标。截至10月底,全市投入资金1.9亿元,维修、新建校舍68.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54.3万平方米(新建农村楼房31.6万平方米),开工率、竣工率均超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全省19.2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列全省前4位。
  德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吕永忠在接受采访时说:农村中小学校舍楼房化还意味着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项目设施的同步提升,以实现教育的安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最终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据悉,德州市目前正在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决心把“校安工程”推向更快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