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普及公办学前教育的“宁阳模式”

本报记者 范宗武 魏海政 陈慧
  近日,北京一家幼教培训集团负责人来宁阳县拓展业务。该集团旨在通过合作培训,帮助公办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增强其与优质民办园竞争的能力。经过两天的细致考察,该负责人惊奇地发现,宁阳县103所幼儿园全部是公办性质的幼儿园,而且基础良好,发展迅速,民办园缺乏生存空间,该集团在宁阳“无利可图”。该负责人表示,集团在全国一百多个县开展业务,从未见过像宁阳县这样没有民办幼儿园的特殊现象和发展模式,最终决定退出宁阳市场。
  记者日前在宁阳采访时了解到,这个财政困难县自2002年起实施“以政府为主导、校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基本普及了公办学前教育,形成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宁阳模式”。
政府主导、学校办园
推动县域学前教育迅猛发展
  宁阳县是一个有81万人口、年地方财政收入仅有6亿多元的财政困难县。该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苏雪峰说:“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强烈需求,必须及时转变观念,不等不靠,优先发展,让人民群众先受益。因此,宁阳决定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办园为主体,采取多元投入的方式,大力推进公办学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2005年,宁阳县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发改、财政、人事、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强师资,提质量”的工作方针,建立起县联席会议制度,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学前教育与中小学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宁阳在加大县实验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力度的同时,充分利用全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的富裕校舍和师资,以学校为主体办起了公办园。5年来,全县幼儿园已从2005年的264所调整为目前的103所,其中学校办园88所,占全县幼儿园总数的86%,迅速改变了原来小规模幼儿园低水平管理、低水平发展的状况,实现了规模效益,提高了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使城乡公办学前教育实现了飞跃发展。目前,全县已有省级实验园、省级示范园24所,市级规范化幼儿园44所,县级以上规范化幼儿园达到92%。
  宁阳县教育局局长宁方跃说:“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优惠政策、出资金、出师资、提供土地、减免相关费用等方面,同时加大力度建设全面发挥示范引领和整体带动作用的县实验幼儿园及各乡镇中心幼儿园。”自2005年以来,县财政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新建幼儿园和配备设施,使县实验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等12所政府办园率先通过省级实验园和示范园验收,引领和指导学校办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宁阳创造了一种“多元投入”模式,采取村驻地、学校、社区投入,个人短期入股及发动企事业单位参与建园等形式,筹集资金进行园所建设和空闲校舍的楼房化改造工程。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全县新增园所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政府办园和校办园楼房化比例分别达到100%和43%。宁阳县城乡的幼儿园,园内活动室、寝室、盥洗室设计科学合理,大型玩具、空调、多媒体等配套设施齐全。
  “我们很多教师都是优秀的粉刷工。”宁阳县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杨冬梅说。在园所建设中,宁阳进一步发扬勤俭办园精神,很多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主动担负起园内植树种草、铺路整地及装修粉刷任务,还因地制宜,自己动手制作了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具,泥塑、面塑、剪纸等发挥教师特长的校本课程比比皆是,当地群众也主动捐钱捐物,几年下来,粗略统计节约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
  宁阳县不断健全幼儿教师补充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解决了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该县通过把在其他学段任教的公办幼教专业教师调回幼儿园、部分中小学教师通过转岗培训加入幼师队伍、每年招考新教师及依托县职教中心培养培训等,使公办幼儿教师占到了全县在职幼师的三分之一强,较好地解决了幼儿教师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县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3%,专业合格率达到96%。宁阳县在按时发放公办幼儿教师工资的同时,建立了非公办幼儿教师稳定的利益保障机制和工资发放渠道,并为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所有幼儿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树先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享有同样的权利。杨冬梅说,优厚的待遇不仅提高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还吸引了部分青年“男阿姨”加入幼师队伍,磁窑镇中心幼儿园等多所幼儿园都拥有两三名经过转岗培训后加入到专任幼儿教师队伍的“男阿姨”。
学校办园便于规范
管理和提高质量
  “学校办园的一个重要优势是政令畅通,有利于加强幼儿园收费、幼小衔接、安全保卫、营养卫生等各项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办园质量。也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一点,宁阳县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在几年的凤凰彩票里让学校办园迅猛发展起来,改变了全县学前教育的面貌。”宁方跃介绍说。宁阳在校办园的管理中一是抓校长,二是抓园长,三是抓规范落实。县实验幼儿园、各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园长全部由县教育局考核认命,所有园长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取得园长任职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所有校办园均做到了园舍、业务管理、经费“三独立”,学校校长作为法人代表负责园所建设、设施添置等工作,园长全面负责办园业务,幼儿园经费单独管理,单独使用,从各个方面杜绝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发生。
  从2007年起,宁阳将学前教育的统筹管理、办园条件、保教质量等内容纳入乡镇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每年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县、乡镇幼儿园的发展水平、教育投入、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办园水平等进行督导评估,并将其列入对乡镇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学前教育的规范发展。在幼儿入园收费方面,所有幼儿园均按照1999年的省定收费标准,按级按类根据当地群众收入水平适当降低收费数额,减轻了幼儿入园的经济负担。在保教工作中,所有校办幼儿园均使用省编教材,按照省定标准组织保教活动,为小学输送了更加优质的生源,让孩子和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安全保卫方面,全县所有幼儿园统一设置了治安警务室,实现了幼儿园安全监控全覆盖。在膳食结构和卫生管理方面,两餐两点或一餐两点的食谱都由专人负责设计,全部报送县教育局审核,并向家长和社会公示,加强了监督管理,保证了食品卫生安全和营养质量。
“塔级示范结构”
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宁阳县利用从县实验园到乡镇中心园再到学校办园的“塔级示范结构”,充分发挥县实验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县域内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从2008年起,宁阳以省级示范园为中心,成立了5个“牵手协作教研区”,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带动全县幼儿园搞教研,提高办园质量。县教育局还定期组织“管理现场会”、“园长论坛”,每期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开展研讨活动,借助省级实验园、示范园在建设、管理、教研和文化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推广先进经验,更新办园理念,引领全县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县实验幼儿园作为“幼师培训和实践基地”,每年都有一大批来自全县的园长、教师前来挂职学习,开展保教研训工作。大孟幼儿园是宁阳最偏远的一所小学办园,园内两层教学楼三面环绕,活动室、寝室、厨房、大型玩具及空调、多媒体等配套设施齐全。在附近服装厂打工的孩子家长王秋华说:“孩子入园前我们也到县城幼儿园比较过,感觉这里的条件和教学水平和城里的差别不大,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也是大多数家庭做不到的,所以最后还是选择把孩子送到这里,孩子入园、我上班都不耽误。”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就近入园不仅解放了大人,而且能在幼儿园玩好学好,家长们很放心。宁方跃说:“园所有远近,质量无差异。城乡一样美的园所环境、一样全的保教设施、一样多的保教投入、一样好的教师、一样高的管理水平,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入园难的问题,还让县域内的择园现象成为历史。”
  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宁阳还实施了“三三”过关工程,即从2007年起,用3年的凤凰彩票让所有专任幼儿教师在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基本功、教育理论基本功3个方面过关,目前3个项目的过关率分别达到了97%、98%、96%。同时,宁阳每年组织两次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组织送课下乡、专业技能大赛、课题实验和园本教研等活动,先后邀请北京市教科所、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组织70人次到清华大学幼儿园等参观考察,和济南的优质园结成“爱心手拉手”单位开展交流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研修培训,大大提高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目前,全县有“全国百佳校长”提名园长1名,省特级教师2名,省级教学能手1名,省优质课获得者10名,市县级教学能手、优质课获得者300多名。
  目前,宁阳县平均每5个村就有1所幼儿园,距离不超过3公里,学前1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切实达到了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入好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