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开创枣庄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枣庄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张 磊
  省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学习贯彻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枣庄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枣庄教育系统要组织广大干部师生特别是各级教育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这次难得机遇,锐意改革、不断创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枣庄教育现代化进程奠定扎实基础。
  今后5至10年,枣庄教育工作者担负着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艰巨使命,需要着力解决、全面理顺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增强教育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坚持均衡发展的政策取向,大力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强力推进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统筹好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享受到更优质、更全面的教育;加快解决教师队伍补充难、老缺弱等结构性矛盾,提升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能力;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等各项工作任务。
  为此,枣庄教育系统将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大改革力度,统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努力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是要把学前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加快构建公益性、全覆盖的学前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纲要首次把学前教育作为单独一章进行了战略部署,表明学前教育是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今年,枣庄市将尽快出台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和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意见,为发展学前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办好区(市)、乡镇骨干园,多种途径加快新园建设,年内力争新建、扩建幼儿园不少于100所,完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改善提升现有幼儿园办园条件,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二是加快发展壮大职业教育,增强服务能力。“十二五”是枣庄经济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期,随着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必然呈现出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兴产业特色化的新趋势,必然带来劳动力结构和素质的深刻变化,必然为职业教育发展开辟广阔天地。围绕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继续抓住骨干职业学校、重点实训基地、骨干专业培植三大重点,强化对职业院校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满足枣庄城市转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今年力争再组建两个职教集团,通过五大职教集团的纽带和聚能作用,实现园区化发展。
  三是抓好教育惠民工程,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实施水平。实施教育惠民工程,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拉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今年要重点抓好“四大工程”。第一,继续抓好校舍安全工程。今年计划投资2.45亿元,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第二,积极推进中小学音体美卫器材配套工程。今年市里继续安排100万元奖补资金,推动音美体卫器材工程实施。第三,巩固仪器更新工程成果。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力争三年城区学校的网络化、班班多媒体化、师生计算机比率均达到省定标准,建成数字化校园。第四,统筹好城区学校的扩建规划,确保年内完成枣庄三中新城校区一期工程、启动市职业中专和市特教学校新城迁建工作,新城幼儿园投入使用。
  四是继续深化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还学生凤凰彩票,关注学生健康,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办好适合学生的生态化教育。这是教育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向,也是保持枣庄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必然选择。因此,要通过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意识、完善规范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全力落实课程方案、深化教学和考核评价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深化特色品牌建设等工作措施,切实深入推进。
  五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现代教育能力建设。目前,枣庄市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和城乡分布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未来几年,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尽快理顺教师队伍“以县为主”统筹管理的体制。通过加快考选补充力度,落实“校校新进一名大学生计划”和特岗计划,解决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通过实施县域内师资的统筹调配,解决城乡分布失衡的矛盾,促进教师的成长。要不断创新队伍培训机制,造就一支高水平、专业化、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继续抓好名校长、名师梯队的培养建设,树好身边的榜样,搭建起多层次学习交流研修平台。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扎实开展好各级各类教师的全员培训和新一轮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同时,还要切实关注教师自身的成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