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别样红
发布日期:2011-02-0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064次
本报记者 陈启德 通讯员 夏清义
在教育领域,如何让每一所学校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名片,都有其独树一帜的办学成就,从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呢?昌乐县教育局在建设特色学校的工作上,打出了三套“组合拳”。
第一套“组合拳”:破思想之“茧”
全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学校面临着如何推动教育内涵发展的问题。而昌乐县教育局为此寻找的突破口就是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然而,很多校长和教师对于“什么是特色学校”、“如何创建特色学校”存在认识误区,有些人认为“特色学校就是学生成绩加学生特长培养”、“搞特色学校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破除这种固化的思想之“茧”?2009年初,昌乐县教育局出台了《全面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了全县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文件出台之后,昌乐县马上打出了第一套“组合拳”:外出考察、举办论坛、校徽评选。
2009年3月下旬,春寒料峭。昌乐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各教管办主任和部分中学校长20人,赴苏南先后考察了南京滨江中学、溧水县东庐中学、溧阳市后六初中、泰兴市洋思中学、扬州市梅岭中学等5所城乡特色学校。考察让大家耳闻目睹了城市优质学校的特色办学体系、城市薄弱学校的特色嬗变之路、农村学校的成功之法。4月份,组织40余名小学校长,赴东营、德州、莱芜考察小学办学。6月份、10月份,局长带队分别考察了烟台、威海的著名民校和北京小学等多所学校。外出考察让校长们看到特色办学的生命力,也让大家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这是“输入性”的学习,是第一招。
第二招就是让校长们谈认识、谈思路、谈举措。从苏南考察回来后,他们开始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到目前为止,该县校长论坛已经举办了5期。校长们在论坛里碰撞出了特色办学思路,论出了特色办学的激情。
第三招就是搞了一个全县中小学自愿参与的“校徽设计与评选”活动。活动虽系自愿参加,但报名参评的学校达到了100所,连一些最基层的村小和教学点也报名参加了。
该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吴功明介绍说:“正是这三招,打开了全县特色学校建设的局面。全县涌现出了一批有思想、有理念的专家型校长。”一场特色学校建设的战役已然打响。
第二套“组合拳”:激行动之“浪”
昌乐县的第一套“组合拳”初步解决了校长的思想问题,接下来的第二套“组合拳”就是解决实践行动问题。
申报立项抓规范。特色学校建设不能仅靠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和命令,必须调动学校及校长积极行动起来。每年年初,昌乐县教育局制作“特色学校建设立项申报表”。一旦立项成功,学校的特色建设工作便纳入教育行政、科研部门的总体视线。近三年来,昌乐县75%以上的学校参与到这一行动中,并有超过半数学校的特色办学成效卓著。
科研指导促深化。学校立项之后,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的任务就是进行指导,帮助学校制定发展规划,与学校一起研讨特色建设的定位和具体行动方针。为此,昌乐县成立了素质教育促进会,参与研究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并特别关注特色学校建设。该县在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行动中,确定了“乡村薄弱学校从特色项目入手,基础条件较好学校从特色方面抓起,优质学校从系统抓起”的思路,特别关注到不同学校的差异化发展。重点推广了五图街道中小学、红河镇中小学、城关中学、育才双语学校特色建设的阶段性经验。
系统评估促发展。《昌乐县特色学校建设与发展评估体系》的出台,使昌乐中小学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上有了参照系。
通过第二套“组合拳”,该县各学校沿着“特色项目——板块特色——特色学校”的螺旋提升、梯度发展思路,从课堂模式、课程整合、班级管理、音体美教育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深度挖掘并持续优化。
第三套“组合拳”:促学校“蝶变”
当特色学校建设已成效初显时,昌乐县并没有止步,接着打出了第三套“组合拳”:一是特色学校点评,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对各校建设成果和做法进行点评;二是强化媒体推广,借媒体之力,进行深度的总结和提炼;三是课程化推进,帮助学校将学校特色开发成校本课程;四是以创新奖、燎原奖和政府成果奖激励学校特色发展。
经过不懈努力,该县中小学校形成了传统强校“逐浪潮头”、新兴学校“奋起超越”、薄弱学校“避短扬长”的喜人局面,实现了群体学校“破茧成蝶”的华丽转身。
昌乐二中坚持“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这一教育理念,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生“65公里拉练”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并加以课程化,“271”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成功推进,以及赵丰平校长“高考考的是人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等富有新意的观点,让该校从一个县域龙头学校迅速实现突破,成为全省出名学校。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倾力打造“国学人文、艺术人文、双语人文”三个特色。学校自主创编以千字文与古诗为内容的诗韵操,推行“共性素养必修艺术课程+个性素养选修艺术课程”模式,全面实现“乐器进课堂”,大大提升了师生的艺术人文素养。
作为一所典型的山区农村中学,乔官镇槐林中学找准自己的优势,深挖乡土资源,开发了近十种校本课程;对当地乡土资源进行整合渗透,建立起全面、复合、灵活的课程结构模式;拓宽实践渠道,组建登山协会、火山地质研究兴趣小组、民俗传说研究会等个性社团,带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昌乐县教育局局长赵长忠告诉记者:“县域持续推进特色学校建设,鼓励一校一特、一校一品、一校一韵,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客观上也提升了全县教育发展的均衡性。”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