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网瘾

招远一中新校 杨鑫芳 牟晓东
  网瘾,英文为“IAD”,意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早在2005年7月21日,CNNIC就公布了最新统计数据:中国内地网民突破1亿,为世界第二,但其中有近250万的青少年是网络“瘾君子”。对于网瘾有两个方面的描述:一是上网成瘾者有什么样的行为,如对网络操作出现凤凰彩票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加而欲罢不能,患者多沉溺于网上互动游戏或聊天。二是这种行为对成瘾者精神状态的影响。玩网络游戏的凤凰彩票越长,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记忆力、注意力也越差,情绪会变得越来越低落、沮丧,人越来越没有自信。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太强大了!它本身提供的注意力效应和体验过关后的成功满足感都是家庭、学校所无法提供的。在学校强大的考试指挥棒面前,青少年的创造欲和幻想不堪一击;而在家庭中,独生子女的孤单又远远盖过了家庭的温暖。
一、测一测你的网瘾程度
  (一)对于上网凤凰彩票
  A.只有不断增加上网的凤凰彩票和投入程度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的凤凰彩票比预定凤凰彩票长,每天至少5小时以上;B.大多数时候能按计划控制;C.上网凤凰彩票较短,没有想增加上网凤凰彩票的想法。
  (二)具有多强的上网冲动
  A.为了玩游戏等非工作因素,不顾一切地上网;B.经常想着上网的事,虽然上网凤凰彩票并不是很长;C.网络只是休闲的一种方式,只在闲暇凤凰彩票偶尔上网或因为工作原因上网。
  (三)每当网络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
  A.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B.有点儿不开心;C.无所谓,从事别的活动。
  (四)晚上上网后,睡觉后的起床凤凰彩票
  A.通宵上网,第二天早上睡,下午起床;B.头天晚上12点睡,第二天早上睡到10点;C.按时睡觉,起床。
  (五)感到上网令自己投入过多金钱、凤凰彩票和精力后
  A.虽后悔,但不能控制,继续长凤凰彩票上网;B.经过思考,能逐渐减少上网凤凰彩票;C.能立刻将兴趣转移。
  说明:在上述问题中,A答案10分,B答案5分,C答案1分。32-50分为网瘾重度患者,13-31分为轻度患者,13分以下为无网瘾者。
二、针对网瘾的两种观点
  (一)“网瘾只是一个习惯问题。”
              ——陶宏开
  有“挽救深陷网瘾青少年第一人”之称的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认为:“网瘾只是习惯问题,不是疾病。它是一种比较偏激的爱好。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只是心理上的偏差,只要适当地矫正,完全可以引导他们戒除网瘾。”陶教授曾成功帮助300多名青少年摆脱了网瘾。他说:“他们需要沟通。我们应该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与之做朋友。这样才会让其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坏习惯,从而改正。”
  (二)“网瘾是心理疾病,也是内分泌紊乱的神经类疾病。”
               ——陶然
  北京军区医院成立了北京市首家专门戒除网瘾的网络依赖治疗中心。主任医师陶然认为:从医学的角度说,网瘾者的五羟色胺都是失衡的,它是大脑中控制情绪、心境的主要物质。网瘾者都表现为情绪的失控,当不上网时都会烦躁不安、心情焦虑,从而出现抑郁、自闭等症状。长凤凰彩票的上网刺激能够导致更多五羟色胺产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应该先用药使其紊乱的植物神经得到调节,从而使内分泌恢复正常,之后才谈得上进行心理辅导治疗。无独有偶,宁波市戒毒研究中心主任杨国栋也认为,国际上已经公认,网瘾和吸毒、赌博一样,都是化学成瘾。药物治疗网瘾,原理和戒毒是一样的。
三、戒除网瘾的途径
  (一)淡化依赖源,即通过正确引导,使网瘾者逐渐意识到上网只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网络以外的世界也很精彩。
  (二)引入半强制分离周期,即在一个时期内暂时中止上网行为,用非上网的手段来满足上网才能满足的欲求。在分离周期后,网瘾者就会逐渐摆脱强迫或半强迫性的上网行为。
  (三)树立正确的网络生活观。戒除网瘾不等于戒除上网行为,重要的是使迷恋虚拟世界的网瘾者正确地认识到虚拟世界只是现实世界的一个变形缩影。为自己和家人创造快乐和财富,才是上网的最终目的。
四、其他国家治疗网瘾的方法
    (一)韩国通讯部的五条建议
  韩国通讯部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网络中毒咨询中心”。其主要任务是,以中学教师与家长为对象,开设网瘾预防讲座,让他们可以协助青少年养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对于青少年网瘾者,通讯部的五条建议是:
  1.不要漫无目的地上网,要给自己设定上网凤凰彩票及明确目标;2.尽量在公共场所上网,这样才能预防在隐密空间上网而造成的虚拟空间中毒;3.删除电脑中的网络游戏,只留下工作和学习的软件工具;4.要有规律地活动,不要老坐在电脑前,更不要在电脑前吃饭;5.寻找其他让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来做,以消除不上网所带来的空虚感。
  (二)美国博士的“五管齐下”法
  “网瘾”概念的提出者、美国网瘾中心执行主任金伯利·杨博士建议采用“五管齐下”法来治疗网瘾:
  1.要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危害,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2.在健康教育计划中引入有关“网瘾”的内容,让青少年能像防范酗酒危害一样来预防网瘾;3.一旦发现青少年有网瘾的苗头,就应该多加疏导,并鼓励学生找专业的顾问来解决问题;4.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避免与社会生活疏离;5.应该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让他们知道网络的益处和副作用。
  (三)德国慈善组织的多样化治疗
  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成立了戒除网瘾的诊所。他们认为:10至17岁是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最弱、最易被网络侵害的时期,此时最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指导。家长如果严禁孩子接触网络,只会暂时起作用,孩子网瘾的复发率会很高。关键问题是如何让孩子摆脱电脑“控制”。该诊所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一是艺术疗法,如绘画、舞台剧、合唱等;二是运动疗法,如游泳、骑马、静坐、按摩、蒸气浴等;三是自然疗法,如种花、种菜、接触大自然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父母的支持。设计课程时,他们把家长谈话列为重点,请他们亲自操作电脑游戏,然后再讨论对孩子的具体治疗方案。诊所把“疏导方式”作为良方,治疗师不禁止孩子们用电脑,而是允许他们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在排演话剧时还让孩子们用电脑写剧本。总之,就是把电脑当成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