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日期:2011-02-2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503次
本报记者 蔡廷杰 通讯员 张耀淮
在青州市实验中学,教师们用自己的爱心关心着需要关爱和资助的学生,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感受到学校如家般温暖。
该校有一些孤儿或单亲家庭学生,他们不能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温暖和父母之爱,而且大多数家境贫寒,随时有失学的可能。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该校在去年年初开展了“教师妈妈”活动,由部分女教师与孤儿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张凤娟、王瑛琳等几名党员成为该校首批“教师妈妈”。这些“教师妈妈”像关爱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精心呵护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家住青州市高柳镇的李某自幼父母双亡,与年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与张凤娟结为“母子”。张凤娟经常找他谈心,为他购买衣物,周末还把他领到自己家中吃饭,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让他感受家庭的温暖。为了让他舒缓高三阶段巨大的精神压力,张凤娟经常给他讲一些轻松幽默的故事。看到他性格有些孤僻,张凤娟还请来心理老师为他辅导。在张凤娟的关心下,李某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在去年高考中考出了652分的好成绩。张凤娟根据他的爱好和成绩,给他参谋着报志愿。被顺利录取后,张凤娟又四处张罗他的学费。最终,在学校领导的牵线搭桥下,李某得到社会慈善人士的资助,4年的学费有了着落。启程去上大学的那一天,他拉着张凤娟老师的手,动情地叫了一声“妈妈”。
家住青州山区庙子镇九公台村的学生刘某被吉林大学录取后,一家人正高兴着呢,家里却遭飞来横祸,爸爸因车祸身亡。本来家庭收入就不高,现在又突遭变故,每年数千元的学费让刘某母子愁眉不展。就在这个时候,学校领导来了,把老师们捐献的2000元送到他的手中。真是雪中送炭呀,刘某和他的妈妈握着学校领导的手,感激得热泪盈眶。
去年高考过后,一张张大红录取通知书送到学生手中,但学费也让许多寒门学子皱起了眉头。学校发出捐助倡议后,得到了全校教师的积极响应,短短两天就募捐10000余元。学校领导来到贫困生家中,把倾注着全体教师爱心的捐款送到贫困生手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