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学校和家长的距离

本报记者 宋洪昌
  2010年4月上旬,潍坊一中高一学生的家长们收到了学校发出的一份关于举行家长会暨教育教学开放周的通知。
  “家长会以前都是安排在每次考试结束之后,现在怎么这个时候举行?”家长会凤凰彩票安排的改变引发了家长们的特别注意。不仅如此,引发他们注意的还有家长会的形式和内容:家长会不再像以往那样统一召开,而是每位家长根据自己的“方便”与班主任预约;家长还可以“随便”走进孩子的课堂听课,还可以进餐厅和孩子一起就餐……
  家长们或许不知道,这是学校为转变教育方式而推出的一项改革。近两年来,围绕如何让教育走向精细化,提升家长教育资源的效益,潍坊一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让家长们走进学校、走进教育,壮大教育的合力。
“约”出来的家长会
  改变教育的粗放,潍坊一中是从改革家长会开始的。
  改革的出发点是打破过去单纯依靠学校自身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封闭教育”格局,将校门打开,让家长们走进来,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使“关注每一名学生”真正落到实处。
  “过去,家长会一般是安排在期中考试之后,这样的家长会主要就是向家长们通报学生成绩。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家长知道了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已经晚了。在这样的家长会上,学习好的学生的家长满面春风,学习不好的学生的家长如坐针毡。形式单调、模式单一的家长会,让家长们感到‘不过瘾’。他们无法同班主任详细交流孩子的情况,只能听老师讲,收获不大。”校长于允锋决定从改变家长会的粗放模式开始。
  学校首先改变家长会凤凰彩票安排,由原来在期末召开改为在学期中间召开,避免教师、家长眼睛只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再采用全年级统一固定凤凰彩票召开的做法,改为在一周内,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通过电话或者其他形式与班主任“预约”一个凤凰彩票来校。如果这一周内没有合适凤凰彩票,还可以延期到下一周。
  随着形式的改变,家长会的内容也变了。原来的班主任一人讲、全体家长听的报告式,变成了班主任与每位家长面对面的座谈式。教师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告诉家长,家长将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告诉教师,双方一起分析学生的情况,共谋对策,及时化解影响学生成长的矛盾和问题。并且,通过双方的交流,互相可以发现各自教育上的疏漏之处。家长既可以与班主任交流,也可以随时走进任课教师的办公室,与教师座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教师一起分析孩子弱科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弱科的办法。“互动式”的家长会让家长们从被动“听”变成了主动“谈”。有一位学生家长充分利用走进学校的机会,与孩子各科的教师都谈了一遍。更有一位家长来了一趟之后,感到不“尽兴”,后来又来了一趟。
  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影响了学习。通过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班主任充分地了解了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增强针对性,注意调节学生的心理。慢慢地,学生的学习有了起色。
  “我原来不知道每个月应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总是担心他会乱花钱。你不说这些情况,我真的不知道。”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感慨地对班主任说。
  感慨的不仅仅是学生家长,还有教师。过去,班主任习惯于给家长们开大会,难以了解家长们的期待和想法,也难以全面详细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如今,班主任在与家长“一对一”的交流中,对学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过去,任课教师感到家长会是班主任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他们很少接触家长。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也要面对每一位家长。这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挑战。“面对一位位心中充满期待和信任的家长,我们怎么可以说不了解学生的情况,或者是不负责任地乱说一气?”一位任课教师说。
  感受到家长的心情,感受着家长的感受,教师们既密切了与家长的联系,也改变着育人的观念和方法。
家长给家长作报告
  为期一周的家长会,家长们收获颇多。他们不仅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而且还收获了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和理念。
  家长会期间,学校组织“家庭教育论坛”,邀请已经毕业优秀学生的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艺术,让其他家长分享他们如何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经验。因为报告者就是本校曾经的学生家长,因为这些经验和艺术来自于身边的家长,也就更有了说服力,家长们也就更感到可信。
  “一位孩子考入名牌大学的家长说,孩子上高中时,她从来不给孩子送饭。孩子在高中期间一直穿校服。家长教育孩子不与他人攀比穿着。这样的教育方法对我启发很大。”一位参加论坛的家长说。
  “一位家长在总结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时说‘应该让孩子享受高中生活’。这种观点很新鲜,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怎样帮助孩子顺利完成高中学业。”一位家长道出了自己听报告的收获。
  论坛结束后,众多家长意犹未尽,纷纷围住作报告的家长问这问那。一位家长深受教育,给了孩子一个紧紧的拥抱。
家长的参与是一种教育力量
  2009年暑假开学后,为了沟通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联系,改进教育教学,学校开展了“心声传递”活动。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和主任信箱、热线电话、电子信箱、家校通平台等,拓宽与家长的联系渠道,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每天整理来自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分别交给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意见。一项小小的措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搭建起了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育的良好平台。
  “我们越来越发现,现在的教育光靠学校不行,有些教育工作是学校无法自己完成的。”于允锋说。
  过去,家长们认为,孩子在学校读书,所有的教育都是学校的责任。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让家长们意识到自己也担负着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责任,自己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谋划者。
  在潍坊一中,凡是需要家长参与的事情或者活动,学校尽可能地将家长们请进来。从学校发展规划听证会、选课走班指导会、专家报告会、研究性学习成果鉴定会、毕业典礼等活动,到校园艺术节、读书节、文化节、体育节,都有家长们参加。在学生们参与的“学子企业行”、春游、汇报演出等活动中,家长与孩子携手,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和运行,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成为一种制度。由来自不同层面、代表不同学生和家长权利的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协调家校联系,促进家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与学校同心协力教育孩子。不仅如此,委员们还协助学校充分发掘和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走上讲台,给学生们讲课、作报告……有了家长的参与,学校教育改变了“行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