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海阔风帆高悬 职教新星闪耀鲁南
发布日期:2011-06-0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810次
尹旭彬
200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枣庄职业学院正式成立。同年9月,第一批高职新生入学。三年来,年轻的枣庄职业学院与有着30多年办学历史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枣庄技术学院“两位一体”办学,高等职业教育与高层次技工教育并举,以建设高水平、有特色职业学院为目标,着力培养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为特色的高素质、高技能“三能两高”人才,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成为鲁南乃至山东职业教育界一颗闪亮的新星。
做好结合文章 创新育人模式
如何发挥30多年的技能教育优势,从而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枣庄职业学院成功创建后,学院领导班子陷入深深思索。在广泛调研、缜密论证的基础上,他们确立了“1234”的总体发展思路。“1”即明确一个目标:建设高水平、有特色职业学院;“2”即实现“两位一体”:高等职业教育与高层次技工教育并举;“3”即突出三大重点:走新路,强队伍,创品牌;“4”即实施四大战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和开放活校。
与此同时,在办学方式上,他们做到“四个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层次技工教育密切结合。枣庄职业学院依托枣庄技术学院创建,而枣庄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有着30多年办学历史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有着深厚的办学底蕴与文化积淀。枣庄职业学院创建成功后,与枣庄技术学院“两位一体”办学,高等职业教育与高层次技工教育并举。这样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育资源,又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优势互补,很好地把握和契合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符合《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所提出的“促进普通职业教育和技工院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要求。
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密切结合。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办学特色的关键。在专业建设上,枣庄职业学院以服务枣庄市城市转型为己任,瞄准人才需求市场,实现专业跟踪产业走势,培养锁定就业岗位。在深化优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护理、口腔医学等传统优势专业基础上,又开设了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物流管理、旅游管理、涉外旅游等新兴专业。该院开设了高职类专业19个、技师与高级技工类专业20多个,办学领域涵盖了工、农、医、现代服务等多个门类。数控技术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建设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机械装配与维修专业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省级百强名牌专业。
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密切结合。该院把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打造以专业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创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企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产权联接为纽带、双向嵌入、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合作进行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实施订单培养、冠名培养、顶岗实习、职工培训、科技开发、学生就业等。近年来,共建立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100多家,牵头成立了枣庄市旅游和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该院与市中区政府、山东三信机械公司联合构建的“政企校合作,产学研结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枣庄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市予以推广。《创新政校企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人才供求无缝对接》获得省高等教育成果奖。
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密切结合。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该院充分发挥国家级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省市两级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市旅游培训中心、市服务业人才培训中心、市巾帼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市数控人才培养基地、市城乡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职能,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近年来,该院每年培训鉴定人数都在3000人以上,累计组织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仅2010年,为服务枣庄市“二日游”活动,就先后举办“二日游”专题培训班、福兴集团和万福园员工培训班、台儿庄古城服务质量提升培训班等,使近千人次受训,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育人质量
作为高职院校的后起之秀,枣庄职业学院认真学习借鉴已有办学成果,对高技能人才未来需求进行深刻的分析、研判,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院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为特色的高素质、高技能“三能两高”人才培养目标。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了创业教育力度。区分学生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分层、分类、分方向进行培养。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课程设计过程化,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学习过程任务化”。
在枣庄市第四届青春创业电视大赛暨第六届导游员、讲解员大赛中,学生斩获金奖、银奖;在2009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该院二年级学生和众多三年级学生同台竞技,获得团体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10年,二年级学生再获团体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化工系学生获山东省大学生化学过程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目前,该院首届高职学生尚未毕业,全部提前找到了工作岗位,有的还走出国门到迪拜等处发展。技工类学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8%以上。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被选为部队士官生,走进绿色军营。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进行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于一体,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统一的教学内容。先后多次邀请国内著名职业技术教育专家作学术报告,开展精品课程(群)评审活动,对9门院级精品课程和1个精品课程群进行高标准建设。
一流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队伍。枣庄职业学院坚持培养、引进、聘用并举,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师德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聘任专业带头人、特聘专家教授、客座教授16人。以引进的专家名师为带头人,选拔骨干教师构建教学团队,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先后有多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中国首届焊工电视大赛中,枣庄职业学院2名教师分获第二、第三名;在山东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枣庄职业学院2名参赛教师分获数控车工组、钳工组第一名。一些教师在挂职过程中还帮助企业研究克服了一些技术难题,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增加了效益,受到了所在企业的高度赞扬。
目前,该院428名在职教职工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达152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60%以上。学院多名教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十大劳动之星”、“山东省技术能手”、“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丰富的经验、崇高的师德、娴熟的技艺已成为枣庄职业学院的一个品牌。
坚持以人为本 优化育人环境
枣庄职业学院以新校园建设为契机,从软、硬两方面优化育人环境,用优美的环境感染人、塑造人。
校园设计建造坚持“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式、可持续”的理念。一期建设的521亩新校园,建筑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与周围环境和谐交融,浑然一体,功能完善,设施先进。学院食堂被命名为“山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学生公寓以优异成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达标验收。学院投资1000多万元,构建了现代化校园网络信息和演播中心,被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选定为“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正在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将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便利。学院在建设中注重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充分体现现代高校的社会引领作用。中水处理工程,使废水处理后得以再利用;洗浴中心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智能化用水;太阳能和风能路灯,节电又美观。枣庄职业学院的新校园已经成为枣庄新城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被中央电视台确立为《状元360》节目拍摄基地。
以“时代人文、绿色生态、山水校园”为主题,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植物造景、环境育人”的原则,制订校园绿化规划总体方案,投资1300余万元用于校园绿化美化,校园绿化率达到50%,绿地率达到42.7%,“一画园”、“书香园”、“文化墙”等景点点缀其间。绿树成荫、景色怡人的校园,不但创造了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愉悦着师生心情,也为该院园林等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创造了最为便利的条件。2010年,该院被授予“山东省绿化模范单位”,现正向着国家级绿化模范单位冲刺。
枣庄职业学院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创造优雅人文环境。该院将文明校园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来抓,逐步建设成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环境优美、风气优良的文明校园,自2003年起连续保持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最近,该院又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校园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党团组织、思想道德、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校园安全建设等方面全面深化文明校园建设,为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创造条件。
现代的办学理念、优良的办学条件、骄人的办学成绩,为学院赢得了良好声誉。近年来,该院先后荣获“中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中国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食堂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高校档案工作优秀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多次被枣庄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枣庄市先进集体”。
潮涌恰逢赶潮人,风劲正是扬帆时。借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和枣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东风,枣庄职业学院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改革创新,扎实进取,向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职业学院的目标阔步前进。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