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李沧区:“三个加法”确保“阳光体育每天一小时”

本报记者 孙军
  如何落实“阳光体育每天一小时”,是摆在当前中小学面前的现实问题。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通过做好“三个加法”,促进该活动在校园的深入开展,受到师生和家长赞誉。
第一个加法:课内+课外
  在开展“阳光体育每天一小时”活动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当天有体育课的学生来说,保证每天运动一小时并不难,因为一节体育课加上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运动量就足够了。可对于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来说,如何完成剩下的半个小时就需要精打细算了。
  记者了解到,为完成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该区要求各中小学结合体育课课时安排情况,认真制定集体体育锻炼计划,做到“四定”,即定人员、定活动内容、定场地、定活动凤凰彩票,确保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必须在当天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补齐不足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凤凰彩票。
第二个加法:教师+学生
  衡量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怎么样,教师的参与程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韩川德介绍:“阳光体育不应仅仅是一项活动,它更应该是一种育人理念的体现。师生同在阳光下锻炼成长,既是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润滑剂。”
  为此,该区启动了“万名师生阳光体育健身行动”,不仅要求课间操、午休、放学后教师和学生共同锻炼,还通过开展中小学运动会师生同场竞技、师生校园舞比赛等活动,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热情。青岛27中印发了“教师阳光体育活动参与卡”,给每位到操场上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教师发送该日参与卡,作为奖励积分,关系到年底评优奖励。同时,将教师每天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精彩瞬间制成活动视频,通过网络发给每位教师,营造了融洽轻松的育人环境。青岛27中教师李威说:“真的不能忽视每天和学生一起锻炼的这半个小时。我明显感到同事们喊颈椎难受的少了,而且同事之间的交流多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多了。”
第三个加法:家长+学校
  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活动量大了、集体活动凤凰彩票多了,在一起磕磕碰碰的几率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区打开校门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学校活动。
  青岛21中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了解到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后,每天的放学凤凰彩票不一致,家长接送孩子不方便。为此,学校开通了温情提示,提前告知家长每学期的课时安排,以方便接送孩子。青岛北山小学家长提出:孩子遇身体不适,不能参加体育锻炼怎么办?为此,学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填写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情况,学校每天安排专人负责。
  为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该区在区电视台开辟教育专栏频道,充分展示学生锻炼风采。青岛安国路小学以“阳光家庭”为主题,开展“亲子趣味运动会”、“亲子足球对抗赛”、“亲子爬山比赛”等亲子体育竞赛,而且每个月评选“阳光家庭”,进行全校表彰,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家长王书娟说:“参与了学校的活动才知道学校为孩子的成长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现在不担心学校组织体育活动会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了,因为发现孩子通过阳光体育锻炼,特别喜欢学校生活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都提高了。我们家长不必为孩子中考的体育成绩煞费苦心了……”
  记者了解到,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李沧区现在已经基本实现“阳光体育一二一”的发展目标,即每天确保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凤凰彩票,每名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每所学校基本确定一项体育特色项目。
  韩川德告诉记者,要深入持久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评价是关键。该区已着手开展把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通过项目考级、活动凤凰彩票累积达标等形式建立起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动态性评价,以便形成良性运转模式。